灞桥:bà qiá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桥名。本作 霸桥 。据《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唐 郑谷 《小桃》诗:“和烟和雨遮 敷水 ,映竹映村连 灞桥 。” 宋 贺铸 《连理枝》词:“想 灞桥 春色老於人,恁 江 南梦杳。”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再错》:“则看他迎风袭袭,笼烟裊裊,肠断 灞桥 滨。”《红楼梦》第五十回:“吟鞭指 灞桥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筑于灞水之上。汉人常于此折柳送别。后遂引申为离别之地。宋.陆游〈秋波媚.秋到边城〉词:「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也作「霸桥」。
1、纵观古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构成“柳文化”的重要内容。
2、回首川原落日迟,灞桥官柳最相思。
3、《红梨记?再错》也说:“则看他迎风袭袭,笼烟袅袅,肠断灞桥滨。
4、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5、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化绵衣疏》:“然寒不能衣而饥不能食,灞桥踏雪,难堪手足之凌兢,剡木乘舟,无奈身心之颤掉。
6、长安青绮门”,是东去的行人辞别京城的起点,自然会使诗人想起种瓜的召平;再往前走,便是折柳分袂的灞桥。
7、陵寝所,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
8、灞桥更有狂吟客。
9、南朝那位才尽的江郎曾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后人便改称灞桥为销魂桥。
10、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长安东灞桥这一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
11、恰飞还梁苑去,又舞过灞桥来。
12、《宣和画谱》称关仝“尤善作秋山寒林,与其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泽,使见者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状。
13、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
14、西江题叶流不到灞桥长亭边,开轩窗遥望处山水亦比肩看,风读案上两三卷是谁随笔提诗篇,暮色尚且流连一年年月几番圆。照墨
15、晚色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6、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
17、一百西江题叶流不到灞桥长亭边,开轩窗遥望处山水亦比肩看,风读案上两三卷是谁随笔提诗篇,暮色尚且流连一年年月几番圆。照墨
18、灵驾至灞桥顿,从官多不得食。
19、日前,灞桥区文化馆召开了王淑惠的诗集研讨会。
20、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
21、光与影昼与夜潺潺流光的轮替,男与女生与死爱情天平的两端,天堂地狱我遥望着你无法碰触,如此生死缠绵却又永不交集。楼雨晴1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遥望的人心里的孤独和叹息。逃跑计划1凝神于风过后,遥望无人可知的距离。轻抚肩头犹自沉醉的,满是飘。1清水河畔,柳絮纷飞,伊人悲歌,遥望昆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无情,红颜易老。辰东1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诸葛亮1如果让耶稣遥望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如果让爱因斯坦遥望广岛的废墟,如果让弗洛伊德遥望红灯区和***,如果让欧文、傅立叶、马克思遥望苏联的古拉格群岛和中国的“文革”,他们大概都会觉得尴尬以及无话可说的。韩少功1静静地遥望,天边的流云,洁白而逍遥,散在那湛蓝的去处,曾经深深地祝福,那多么像轻松的生命。多少思索在岁月里飘落,没有任何争议,就化作了回忆。古今一句老话,浮生若梦,却有多少人梦想攀上人生最最高峰。延参法师1在地球的正中心,我们就这么遇见了彼此。如此突然,如此意外,以至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只能安静的遥望。米小加1土和水相接之处,地与天相接之处,肉与灵相接之处,宇与宙相接之处。我们喜欢身处一侧,遥望另一侧。道格拉斯·亚当斯1异兽水烟胜画,天市千载繁华。遥望孤峰锦楼,吾师上界人家。若问神去哪边,无踪不入凡眼。夜梦碧袍缥缈,汝心荡漾如烟。君子以泽1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罗贯中1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1她不知道,现实中,有一种暗恋可以是秦如枫这般,此去经年,可以没有遥望,没有守候,只是衷心的希望那个他深深爱恋的人平安幸福,已经足够。醉伊笑红尘1走在孤独里领略精彩,寂寞风中遥望着舞台,吟唱日月赞四季花开,蜂起蜂落甜蜜这世态,你看风景中是我,我在你梦里快乐,寻常日子里生活,汗水照亮了你我。孙祝田1西江题叶流不到灞桥长亭边,开轩窗遥望处山水亦比肩看,风读案上两三卷是谁随笔提诗篇,暮色尚且流连一年年月几番圆。照墨1从不打搅,也不说放弃,保持沉默地遥望是你始终如一,最深情的秘密。桃子夏1上次遇见太早这次谋面太老,一生遥望成一秒。夏天Alex1作者遥望天山山脉,谢文鹏于2008年8月9日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河谷。
22、她表演过的新老评书有《江姐上船》、《许云峰赴宴》、《灞桥挑袍》、《明镜高悬》、《战国七雄》、《茅焦解衣见秦王》等。
23、灞陵亦作霸陵,乃汉文帝陵寝所,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
24、先后给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开设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中西古代文化交流》、《考古学通论》、《汉唐考古》、《文献阅读》、《写作基础知识》以及《隋唐考古专题》等多门课程,同时还带领考古专业师生对《宝鸡石咀头遗址》、《西安灞桥老牛坡许家寺遗址》、《唐长安城崇化坊遗址》以及《唐长安城太平坊遗址》进行过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并在考古权威期刊《考古》和《考古学报》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研究报告,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5、西起起薄太后南陵,东至灞桥蓝田界。
26、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27、写灞桥柳的诗词无数“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28、西江题叶流不到灞桥长亭边,开轩窗遥望处山水亦比肩看,风读案上两三卷是谁随笔提诗篇,暮色尚且流连一年年月几番圆。照墨
29、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并出版有《历代诗人咏灞桥书法选》、《柳阴山房墨影集》、《篆书唐人月令唱和诗十二首》、《柳阴山房诗草》。
30、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
31、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柳雪”的词句。
32、《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
33、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34、驴背溪头踏雪,不减灞桥幽趣。
35、胤怒,劾抟党宦竖,不忠,罢去,俄赐死;流道弼?州,务修爱州,并死灞桥;逐彦若于南海。
36、唐杜?《灞桥赋》:“钟鼓既列,丝竹亦繁,秦声呕哇,楚舞丛杂。
37、雁响夜凄函谷雨,柳枝秋老灞桥霜。
38、灞桥烟柳③,曲江池馆④,应待人来。
39、从行政区域城内七区中雁塔区最多,碑林区次之,最少的是灞桥区。
40、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
41、灞桥烟柳,无力留客,且优游。
42、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词:“怕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43、我们还相互研究《灞桥挑袍》的演法(那时我还未拜红生鼻祖王鸿寿先生为师,关公戏只会《白马坡》和《战长沙》)。
44、已折灞桥柳,还吹杜曲花。
45、笑杀灞桥翁,骑驴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