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牍

爱造句 2年前 (2023-09-23) 词语造句 63 0

函牍:hánd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书信;信件。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起居》:“今人函牘往来,多用‘起居’字。”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至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rTz

1、他曾央求各地方及时协饷,然而,“一任函牍频催,率置不答”。

2、敬仰与钦佩之情,促使蔡东藩不由自主地与姑苏才女函牍往来,交谈甚契。 

3、奉书《前言》对近世贱纸之工艺、名人书法之特色有详细介绍,并配以大量插图,诚为爱好鉴赏贱谱、书法、函牍人士不可错过的读物。《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常见自持正议而赤裸裸地骂人的文字函牍中,也称正义的自己为‘愚’,而称所骂的人为‘仁兄’。

4、止止堂取自《庄子》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就是戚将军处理函牍,看书写作地方。

5、翌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广西边防大臣郑孝胥幕,利用幕府中收藏的笺奏、函牍、札答等大量公私文献资料,撰成《广西边事旁记》,主要为颂扬郑督办广西边防政绩而作,而立言以郑为“将之良者,恒兼宰相器”,则所期非人矣。

6、他常去请教马达五阿衡,“不足则往来函牍,相与赏析”。

7、从目前已发现的文献来看,此类函牍形制的文书全部为买卖契约,且多数为人口买卖契约。

8、清平步青《霞外?屑?杂觚?起居》:“今人函牍往来,多

9、正好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委托他编写一份“精神讲话”的教材,蔡锷认为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言论“多洞中窍要,深切时弊”,于是便从他们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分类凑辑,取名《曾胡治兵语录》,以此作为云南新军的“精神讲话”。

10、充任本村国民学校教员凡二年,旋改习商业,于商务印书馆服务四载,任司理账目及帮办函牍之职。

11、《高僧买奴契约》文书为函牍形制,由匣盖和底托两部分组成。

12、盛宣怀在经办上述新事业过程中,所手拟留存至今的数以万件的函牍、文稿,字里行间几乎无一不渗透着“敌洋产”、“争利权”、“权操诸己”、“分洋商之利”等与列强针锋相对的竞争言词和精神,充满着“登国家民族于富强之境”的强烈愿望。

image.png

13、可以说行书是较为自由的字体,具有“不拘不放,易认好写”的优点,所以笔札函牍,皆使用,兼以古今人学书,亦特别重视此体。

14、杜月笙依旧无动于衷,他把这封催驾信函,和其他的蒋介石函牍,一同锁进了记忆深处,直到1951年病死香港。

15、光绪二十九年,被荣宗敬挽入无锡茂新面粉厂工作,派至黄桥麦庄任会计兼司函牍,不久仍派赴烟台、营等地推销面粉,兼销进口美国面粉并经营汇兑业务。

16、《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常见自持正议而赤裸裸地骂人的文字函牍中,也称正义的自己为‘愚’,而称所骂的人为‘仁兄’。

17、著有《乌兰泰函牍》。

18、生平好游山水,秦、楚、吴越、燕、齐、豫诸省游迹殆遍暨渡日本,无不寻幽览胜,记以诗歌,其《澹远斋》,古近体诗千余首,骈散文近百篇留北京行箧,卒后托亲故入京清理无一存者,其兄佐搜辑遗诗仅得百余首附骈文二首,名曰《澹远斋诗存》,其余各种日记、家书、函牍均未梓,论者至今犹惜之。

19、苍蝇扑面而来,都市化的垃圾文化快餐、新新意识言语等在城区里渐居角落,却悄然逸至乡间田头,冷漠地向农村生活中的道德体系致以瓦解和失忆的异化函牍。

20、工楷法,兼擅骈词函牍。

21、五年(1916年),李经方与李经迈将由于式枚拟稿,李鸿章生前亲笔改定之函牍影印行世,书名《李文忠公尺牍》。

22、光绪二十九年,被荣宗敬挽入无锡茂新面粉厂工作,派至黄桥麦庄任会计兼司函牍,不久仍派赴烟台、营口等地推销面粉,兼销进口美国面粉并经营汇兑业务。

23、第3部分是函牍文集。

24、工作人员为了通过他这一关,每次写信都要查几次词典,或参考英文函牍范例,觉得没有纰漏了,才敢打印出来送他审批修改。

25、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26、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函牍和皇帝宣诏天下圣旨的起草。

27、六其余手答函牍、演说底稿,均辞令得体,言简意赅,文采为久治文书者所不及,作者以诚接物、人情练达之作风跃然纸上。

28、苏教授墨宝淋漓饱满、雄宕多姿、结体雅丽、婉而有骨,其作品小如诗札、函牍、扇面,大如六屏、四屏、长卷,或自题诗联、或书古人佳句、或题跋名家翰墨、门人书画等,各体兼备,皆为联合书院、文物馆、友侪及门生所珍藏。

29、敬仰与钦佩之情,促使蔡东藩不由自主地与姑苏才女函牍往来,交谈甚契。

30、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至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31、唐宋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

32、对这些官儿的职能,界定得也很清楚,就是专门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函牍和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

33、骆宝善,1933年生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年专注于袁世凯研究,出版了《骆宝善评点袁世凯函牍》等著述多种。

34、杜月笙依旧无动于衷,他把这封催驾信函,和其它的蒋介石函牍,一同锁进了记忆深处,直到1951年病死香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