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

爱造句 2年前 (2023-09-19) 新词造句 48 0

赵超构:zhào chāo gòu 基本解释:新闻工作者,作家。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中国公学毕业。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建国后历任《新民晚报》总主笔、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详细解释:新闻工作者,作家。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中国公学毕业。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建国后历任《新民晚报》总主笔、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1、当时在我的想象中,赵超构一定是个狂放不羁,高谈阔论式的人物,不然怎么敢到主席跟前去提“口号”呢,万一提错了,岂不要吃罪不起。

2、这个时期赵超构平民思想的表现不再是匕首投枪,而转变为“良药”——从民众的角度社会出现的许多不正之风提出批评。

3、1953年1月,报社改为“公私合营”,建立新的编委会,由赵超构、程大千、蒋文杰、梁维栋、钱谷凤、张慧剑、唐云旌、欧阳文彬任编委。

4、冯英子最近一个时期,上海新闻界真有点流年不利,刚刚送走了徐铸成同志,赵超构同志却也撒手西归了。

5、上世纪40年代开始写诗,作品有长诗《灰色马》、《积雪的山林》等,1949年后出版小说《国家机密》,散文集《梦里的童年》,杂文随笔集《月下小品》、《月下小品及其他》、《月下三叹》、《月下霜天》、《怀梦草》,传记文学《赵超构传》等。

6、赵超构虽然受到毛主席的保护,但也难逃厄运。

7、在上海虹口区那幢60平方米的旧式石库门房子里,晚年的赵超构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