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爱造句 2年前 (2023-09-14) 词语造句 41 0

古琴:gǔ qí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传世久远的七弦琴。多为梧桐木料制成,初五弦,后增为七弦。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古琴漆色,歷年既久,漆光退尽,惟黯黯如海舶所货乌木,此最奇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鵠,秋啸,鸣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敦煌学大辞典》。--作者:郭玉茹 ★乐器名。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亦称琴、七弦琴。古琴有七根弦,全身是扁长的共鸣箱,面板就是指板,琴身宽的一端为头,窄的一端为尾;琴面多用桐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琴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红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其形制有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点称为徽,标示音位和泛音之用。琴的演奏方式,在敦煌壁画中,一端置于膝上,一端落在地上,如早期其它乐器一般踞坐斜放演奏。至宋代之后才平放桌上弹奏,演奏者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拨弦,左手以拇指、无名指按弦、拨弦打弦之外,还可左右移动改变音高,产生连贯的旋律。据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古琴的构造,在琴面内侧的边上(五十点八厘米处)开有一个洞,可插入左手小指,左手拇指与无名指可在琴面上按出四、五度音高,也可进行滑奏,舞者可用此法将琴斜置胸前边舞边奏。几千年来,历代琴师对琴曲的流传和发展贡献颇丰,至今流传上百种琴谱,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乐器名。中国的古老弦乐器,相传为伏羲所创,初仅五弦,周时增为七弦。也称为「七弦琴」。

1、在此最早提出杉木制琴的问题,最著名之古琴应该是“旧藏佛氏著名唐琴九霄环佩”,最著名的制琴大家所制之琴,只有盛唐雷威所制的《云烟过眼录》著录的“春雷”琴,才是杉木所制而池沼间表以桐木的。

2、弹空弦,古琴家称之为“散音”,其声刚劲浑厚、宏亮如钟;泛音有的轻盈虚飘有的清亮如珠(古琴上有119个可实用的泛音)。

3、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4、宋虞汝明《古琴疏》:“华元献楚庄王以绕梁之琴,鼓之,其声??,绕于梁间,循环不已。

5、我国的古琴曲中,有一曲至今被弹唱的,叫《乌夜啼》。

6、这首以洞箫、古琴等乐器伴奏的伤感歌曲,听得在场的人不禁怆然涕下。

7、欧阳少恭之名源于少宫,少宫乃是古琴第六弦之名,所谓“六弦文声主少宫。

8、八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声音宛然动听,有节奏,宛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缓缓站起。

9、琴瑟和鸣(古琴伴奏,取弄玉吹箫之意境。

10、明清时代文人喜好室内外补壁和在案头陈设清玩,诸如书画、古琴、香炉、臂搁、镇纸、茶具等,都是常备之物。

11、庭院深几处凄凉,檐外熟睡着月光,灯笼轻摇晃,血红氤氲中染透了沧桑,桐木古琴声悠扬,弦音把人生酝酿,暮秋夜微凉,浊酒烫一壶饮尽过往,枯荣前的纷繁景象,风雨平添几许苍凉,而楼上牌匾,写满仇恨和业障。少司命 

12、例如: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东晋顾恺之《洛神赋》、王?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韩?《五牛图》;五代顾闵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杨凝式的《夏热帖》、胡?的《卓歇图》;宋代赵昌《写生蛱蝶图》、赵佶的《听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赵孟?《人骑图》、黄公望的《溪山欲雨》、王振鹏的《伯牙古琴图》;明代吴伟《长江万里图》、唐寅的《王蜀宫伎图》、丁云鹏的《三教图》;清徐渭的《驴背吟诗》、石涛的《竹菊兰石》华?的《天山积雪图》等等,都是他照原件全套摹刻的!

13、吴门一脉是近代虞山琴派(熟派)的继续和发展,今虞琴社创始人之一吴门古琴宗师吴兰荪先生为熟派,其琴艺严谨而淳实,琴风中正平和、古朴纯正、清微淡远。

14、南宋时期杰出琴家郭沔(号楚望,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后)和他的弟子刘志芳、毛敏仲等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对古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15、著称于世,其词亦见功力,他所著的《天籁阁词集》中散见着不少脍炙人口、句浅意深的佳篇。他曾经得到一张古琴,上面刻有“天籁”两字,于是便把他储藏古物的房子,取名叫“天籁阁”。

16、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17、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斟一壶清茶,打开窗,享受春风拂面的喜悦,再听着古琴轻轻地诉说历史。我拿起一支笔,铺开画卷,试图绘出在我心中一张张脸的色彩和轮廓。 

18、1995年,临淄收藏家王矸在齐国故城内发现了古琴减字谱《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经考证,“箫韶”即舜之《韶》乐,“九成”就是九奏、九章;“凤凰来仪”,正是《韶》乐的高潮部分“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19、从“美人淡妆簪戴”、“妙妓淡妆雅歌”等条目,则可以使我们隐约看到唐宋时代盛行的梅花妆与簪梅等生活习俗;而从“林间吹笛”、“膝上横琴”等条目,我们又似乎听到了宋人吹奏古笛曲《梅花落》和古琴曲《梅花三弄》的袅袅余音。

20、中国古琴流派的形成与划分

21、栗壳色漆,流水断纹。所以断纹也就成为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

22、1963年,他出席了全国古琴第一次打谱座谈会。

23、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丝桐”、“瑶琴”等别称。

24、古琴隐约感觉到来者气息强悍,不在自己之下,若是此人插上一手今日便要无功而返。

25、二人均精通琴法音律,能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箫多种乐器。

26、千年来古琴一直张的丝弦,谓之“丝桐”。

27、中国器乐大全-古琴

28、1934年,师从孙孟山学习古琴及金石书画。

29、古琴放在一只布袋里,而白鹤则放在一只竹篓里,一琴一鹤分两边驮在一匹马上,这就是赵?的全部行装了。

30、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

31、是次展览为庆祝饶教授九十华诞,内容分为书画艺术心经简林艺术装置及学术与生活三个范畴,展品共二百多件,内容丰富,包括饶教授的著作珍本墨宝画作诗词集藏书手稿真迹古琴藏品与著名学者交流的书信照片及珍藏的善本书籍等,充分体现他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生活点滴。

32、附有歌词可供边弹边唱者如《黄莺吟》、《古琴吟》、《古怨》、《阳关三叠》、《湘江怨》、《胡前十八拍》、《凤凰台上忆吹箫》、《慨古引》、《凤求凰》、《秋风词》等。

33、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上,茶栈茶铺栉比林立,“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蒋士铨《河口》),江边10个码头,茶箱茶篓堆积如山,装船的罗侠(搬运工)挥汗如雨,忙个不停。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

34、弹空弦,古琴家称之为“散音”,其声刚劲浑厚、宏亮如钟;泛音有的轻盈虚飘有的清亮如珠(古琴上有100多个可实用的泛音)。

35、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古筝,柔和优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古筝。

36、浙派古琴“质而不野,文而不史”,指法细腻,正被越来越多的琴家所推崇。

37、在一旁的书桌上,则摆放着笔墨纸砚,古琴与传统文化爱好者可随性挥毫,好不雅致。

38、贾,柯敬仲友也,工诗善画,家藏古琴三张,曰:“琼瑶音”、“环佩音”、“蓬莱音”,皆敬仲所鉴定。

39、在乐学研究方面,继1983年发表论文《清、平、瑟调考辩》之后,又经二十年锲而不舍地潜心研究,遂逐步揭开了千古之秘的汉唐清商三调、楚调、侧调之谜。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论吟猱》、《琴调溯源》、《论五音调》、《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等数十篇;1992年曾主办清商乐研讨会;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古琴独奏及琴瑟合奏音乐会,音清韵雅,广受好评。

40、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鹄、秋啸。

41、第二天一早芸娘就要走了,临行前将沈一石留下的那把难得的古琴,又留给了高翰文。

42、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

43、他年幼时即读书习字功课良优,尤爱唱歌通韵律爱器乐,古时流传的伯牙钟子期古琴故事,致使他对古琴尤为酷爱,年轻时亦爱活动,交友甚多常外出旅游,尤爱游览九嶷山,九嶷者九峰如孪生兄弟翠绿如画难分仲伯煞是好看难得。

44、二百二兴建中的精伊霍铁路所穿越的科古琴山南坡为天山北支,是风吹雪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

45、临睡前,张孔山将身上惟一的行囊:一卷琴谱和一把古琴轻轻地放在了床头。

46、参展作品包括传统艺术的书画、紫砂、古琴;现当代艺术的纽扣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鬃人等。

47、薛一了的徒弟、古琴家韩谦让,字太初,性情淑和,薄己厚人,深悟琴理,并精研音律。

48、独奏或古琴演奏;李廷松的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或文曲《浔阳琵琶》;蒋凤之的《汉宫秋月》是他们各自的拿手节目。

49、距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仅一步之遥;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咫尺为邻;西去《高山流水》流传千古知音佳话的古琴台仅一江相望;朝拜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刹??归元寺仅6公里;观瞻中国著名的道教名胜??长春观仅2公里;东行中华古文明两大源流之一楚文化景区??东湖磨山风景区仅5公里;游览武汉地区最大的都市文化广场??洪山广场仅5分钟车程;漫步武昌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中商广场、世纪中商距离仅2公里;距全国著名学府??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距离仅7公里。

50、捧一杯香茗,听一段古琴,足以忘忧。

51、于常熟市的行政和金融中心,拥有316间套雅致的客房,中式西式日式各类餐厅和设施完备,高贵华丽的大宴会厅及各种多功能会议厅,酒店毗邻古琴川河,是旅居常熟的上佳驿站。

52、怡和殿中天子威严正坐,座下有位绝色佳人在弹奏古琴。

53、管平湖(1897?1967),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昼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於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

54、现任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编辑,古琴专业副教授。

55、古琴台”,又名“伯牙台”。

56、一百八琴台音乐厅,与“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隔湖相望,造型似琴弦,这里是武汉高雅文化艺术的中心。

57、我叹服古琴的婉转,我惊艳国画中大气而优雅的泼墨,我更感动那些令我拨动心弦的瞬间。

58、亭内石桌上摆着一架古琴,石凳上端坐着一妙龄女子,微风袭过,吹起裙摆,风姿绰约,宛若仙女一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