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数:sòng sh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反复诵读。《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2. 引申为记诵、背诵。 宋 王珪 《议贡举庠序奏状》:“又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宋史·选举志一》:“而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
1、这个小女孩虽只有五岁,却能背诵数十篇唐宋诗文,说起话来也出口成章,令人嘖嘖称奇。
2、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
3、后求竟陵郡,不知所以置辞,亲人授之辞百余言,度习诵数日,皆得上口。
4、念诵数量,每字以十万为准,诵毕结行,亦当善知。
5、五岁善对偶,八岁日诵数千言。
6、聂大年天资明爽,颖悟超人,少年时,每日背诵数千言,长大后更是博学多才。
7、神颖天成,日诵数千言,为文宏肆奇拔,7岁即能诗,16岁中举人。顾氏于平淡中又能生出奇拔的超逸情怀,与喜欢鲁迅不无关系。
8、七岁,习儒业,读五经,日诵数千言。
9、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
10、这个小女孩虽只有五岁,却能背诵数十篇唐宋诗文,说起话来也出口成章,令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