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

爱造句 2年前 (2023-09-09) 经典造句 53 0

丝竹:sīzhú 基本解释:(1)[traditionalstringedandwoodwind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2)[music]∶泛指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详细解释: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唐韦应物《金谷园歌》:“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明李贽《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叶圣陶《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丝竹sīzhú(1)[traditionalstringedandwoodwind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2)[music]∶泛指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泛指乐器或音乐。【造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汉书.卷六四上.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言语》记王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2、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归之乔画(17);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喝笙之聒帐(18);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

3、第二首说:“丝竹发歌声,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反映了有丝竹乐器伴奏的歌唱形式,以及感人之处还在于歌声传达的感情

4、周代宫廷除乐舞之外,宫廷中另有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的大典乐歌,如颂、雅;以及后妃们在内宫侍宴时唱的房中乐,不用钟、磬,只用琴、瑟伴奏。在我国,尽管古代没有“室内乐”这样的称呼,但自周秦以来,宫廷所谓“房中乐”,民间所谓“丝竹乐”、“弦索乐”以至琴乐中的“琴箫”之乐及“琴歌”,都是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室内乐”。

5、主要生产以羊毛兔毛羊绒丝羊绒仿羊绒绢丝天丝竹纤维牛奶纤维及全棉晴棉麻棉人造棉等为原料的出口针织衫。

6、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7、丝竹悠扬兮僧侣唱,梵声飘渺兮袈裟收。

8、《敦煌曲子词?内家娇》:“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他在登基之前,是个不问政事的人物,整日琴棋书画,品竹调丝。

9、她绿得鲜活,绿得青春,绿得细腻缠绵,绿得深沉如墨,高高低低、浓浓淡淡如一串串音符,从茂林修竹、古木苍山间跳荡出来,我分明听出这是仙女们奏出的金石丝竹之声。

10、分弦”、“别唱”指离夜宴会上所弹奏的丝竹之音和所唱的离别之歌。

11、《汕头岭海丝竹社》是一张用潮州大锣鼓演奏的音乐专辑名称。

12、于时事起仓卒,上失履,跣至西堂,犹著乌帽。?闹榭》:“丝竹隐隐,载将来、一队乌帽红裙。

13、三织造殚精竭虑,为皇帝四出采办贡品,举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优特产,都在他们搜罗进贡之列:江宁织造曹玺一次就进呈轿子、铁梨案、博古围屏、名人字画、淳化阁帖、秦镜汉?唐鼎、太极图端砚程君房墨以及各种名玉笔架等无价之宝;李煦两次进呈名贵西洋漆器30余件;李煦不时进献苏州戏班女孩、丝竹技师;康熙嗜好的鲥鱼、冬笋、火腿、茶叶、腐乳、卤蛋、糟鹅蛋、小瓶卤菜、茭白、新鲜佛手、洞庭桔子等,曹寅和李煦会不断地进贡。

14、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一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白昏至日,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

15、接着,又有金石丝竹等各种乐器八音齐奏,满眼绫罗珠翠,一大队美女舞蹈在左边,其中有一个美女从队伍中走出来,近前报告说:“这是《贵主还宫乐》。

16、宋代的细乐,丝竹音乐得到高度发展。

17、高山流水,五十六民族和睦相亲;丝竹管弦,大中华疆域遍地芬芳。

18、民国初,潘子峰在绍兴新园茶社设丝竹社传艺。

19、台上祥云瑞彩丝竹声声,台下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20、丝竹乐是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的一种"细乐"演奏形式。

21、琳琅香阁诗千首,丝竹束山半耳倾。

22、我们回美国的前一天,组织了一个在西贡及附近地区的作家诗人音乐家表演家的告别晚会,在这个晚会上,这些文艺界人士对所有在丝竹之夜吟诗及歌唱表演的海外艺术家们,清海无上师和清海无上师世界表示无比感激,大家皆希望有一天能在悠乐与清海无上师见面。

23、但只要一搬到江南,在这些故事中蒙上一层江南细雨、伴上几声箫管丝竹、滴上几滴江南女子的清泪,立刻会显出一种楚楚动人的清婉和幽深

24、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2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6、」导尝众宾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

27、更有贵族将饮食作为夸耀富贵之手段,如石崇夸富,"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28、案相和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

29、透刺法开始于元代,如《玉龙歌》:“偏正头风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30、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31、’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32、汉刘向《说苑?敬慎》:“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

33、唐?欧阳詹《鲁山令李胄宴僚吏序》:“歌发其所自和,舞发其所自乐,穷八荒,竭千钟,强发扬,课丝竹,则有劳有逸,岂合欢之意欤!另外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自我期望,生活上也要有劳有逸,要忙里偷闲暂时丢掉一切工作和困扰,彻底放松身心,使精力和体力得到及时恢复。

34、新昌调腔中,以笛、板胡等丝竹乐器伴奏的调腔曲腔,称为“四平”。

35、丝竹乐系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之瑰宝。

36、醉梦楼的花灯非常之精致,再配上动人悦耳的丝竹之音,真是让人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赶脚,只要是个男人就忍不住想要踏进那装饰地富丽堂皇的大门,睡入温柔乡之中。

37、别名:刚竹(中国植物图说),苦竹(植物名汇),台竹,鬼角竹(竹谱详录),箭竹(植物学大辞典),光竹(中国树木分类学),斑竹(中国竹类植物志略),网苦竹(江苏植物名录),石竹、龙丝竹(竹类经营),迟竹,小麦竹(浙江),麦粒黄(山东),小麦竹(安徽),桂竹、烂头桂(江苏),五月竹,大叶金竹,黄竹,毛竹(河南),钢铁头竹(台湾),麻竹(江西)。离开天若宫

38、不独古人然,今人但解丝竹,率能译一切声为谱,甚至随声应和,如素习然。

39、太仓整理发展江南丝竹乐本报讯记者陈原报道:江苏太仓恒通民族乐团最近在北京演奏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让观众领略了柔美、幽雅的江南风情。

40、在一块隆起的台地上,漫山遍野,长满了青翠的楠竹、人面竹、花竹、慈竹--,绿波翻卷,遮天蔽日,茫茫7万余亩;林间流泉飞瀑,清潭倒影,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掩映着座座农家瓦屋四周悬崖峭壁,却有洞窟、古寨跃然其上。竹的种类很多,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500余种,大多可供庭院观赏,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淡竹、刚竹、苦竹、金竹、龟纹竹、银链竹、玉边竹、茶秆竹、矢竹、泡竹、罗汉竹、苗子竹、鹅毛竹、刺竹、菲黄竹、华箬竹、墨竹等。

41、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42、明陈子龙《游郑戚畹园亭》诗:“药栏藤架犹惊目,文窗稍暗无丝竹。

43、涓涓流水,则巧引二泉水伏流入园,经曲潭轻泻,顿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是寄畅园著名景点之一。

44、《减字浣溪沙》词:“烟柳春梢蘸晕黄,井阑风绰小桃香,觉时帘?又斜阳。闻丝竹听入耳音如玉碎声声催人泪,斜倚栏杆,寻灯影桨声络纬啼唱金井阑。

45、’”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46、到了金代,人们为了纪念孔鲋藏书,在孔庙里的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名为“金丝堂”,取的是传说中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的意思。

47、符承?的家居生活,丝竹管弦,饮酒作乐,看似无所求於富贵。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48、’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49、榆林总兵徐占魁在《重修延安绥德镇志序》中说:“爰时聚于署之东偏日,饮绿之堂,丝竹杂奏。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