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责

爱造句 2年前 (2023-09-07) 经典造句 55 0

言责:yán zé 基本解释:(1) [responsibility]∶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2) [responsible for one’s words]∶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详细解释:1. 进言劝谏的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赵岐 注:“言责,献言之责,諫諍之官也。” 宋 刘斧 《青琐高议·慈云记》:“臣虽甚愚,不识忌讳,身有言责,固当上陈。” 邹韬奋 《事业管理和职业修养·关于民主与集中十》:“不是张开嘴提高嗓子随处乱说,或只是在茶余饭后,或躺在床铺上未入睡乡以前,或挥毫写私信的时候,和二三‘知己’的朋友们发发牢骚便算是尽了言责。”2. 指谏官。 宋 王安石 《右司谏赵抃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制》:“以尔尝任言责,有猷有为。” 宋 陆游 《送梁谏议》诗:“归访乡人忘位重,乍辞言责觉身轻。”★◎ 言责 yánzé(1) [responsibility]∶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2) [responsible for one’s words]∶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负进言的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1、其实,这是易顺鼎口诛笔伐,聊且快意的游戏笔墨,因为易顺鼎并无言责,也犯不着无缘无故得罪势焰熏天的李鸿章。

2、绰然堂”取意《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乎哉?

3、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与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4、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image.png

5、一百七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

6、中丞吕公著又言责太轻,遂皆夺主判。

7、’”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熏修,心无爱染。

8、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

9、宋沉辽《翰林唐公祠堂记》:“其后虽出处内外,犹以言责为己任,大要以威福当归人主,而规靡上意,皆陈天戒,朝廷竦然,执政者惮之。

10、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11、时中书省有大臣贪猥狼籍,即抗章劾之,语同列曰:“傥以言责获罪,吾之职也。

12、邹浩初除谏职时,入白其母张曰:“有言责者不可默,恐或是以治亲忧。

13、一百七“有官守者,必尽其职;有言责者,必尽其言”,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若所言合理,切中过失,朕不惮改”,“即朕躬阙失,亦直言勿讳。

14、言责黎星武后,其已告知此后各处负责驻防戎守的要人,黄梦遗一路过来才没有碰上盘问。

15、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应当说中国队今天一攻发挥还是可以的,但是得发球权后并不得分。

16、他从容地对下属员说:“有言责者,非特摘发小过,正当名扬善类,令连茹汇升,为朝廷扶植元气耳。

17、文武等赶至,厉言责备凯欣一顿。

18、岐居词垣,无言责,属御史朱?建言,谓:“朝廷名器,不可不慎,恐生富家缴幸之心,而阻寒儒进修之志。既窃名科第,代匮词垣,赴召行在,北上旦夕,朝获道,与先生寻旧好,追论往游,海天万里,披图神为飒然。

19、题本只限于高级文武官员使用,如清代的总督、巡抚、将军、都统及各部院尚书、侍郎等,少数负有言责的科道官也可具题谏言。(七)科道官有内升或出差的,明珠、余国柱都居功要索,至于考选科道,即与之订约,凡有本章,必须先送阅览,因此言官多受其牵制。

20、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

21、从《申鉴》的内容看,如“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等等名言嘉语,表明荀悦不仅明于治乱之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2、稷三任言责,每草疏,必密室,子弟亦不得见。

23、既解言责,复入疏云:“比年以来,伪学猖獗,图为不轨,动摇上皇,诋诬圣德,几至大乱。

24、二百三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

25、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

26、小蝶遇上承仙,不认得他为菁菁之父,还以为他有意轻薄,厉言责备他。

27、台谏职当言责,迫于凶威,噤不敢忤。

28、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29、大言责冲曰:“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

30、」又言:「台谏之臣,或稍迁其位,而阴夺言责;或略行其言,而退与善地;或两全并立,苟从讲解;或置而不问,外示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