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德:yōng d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经,所以正人心,小説亦所以正人心;经,所以明庸德,小説亦所以明庸德。”2. 指普通人的德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姬传 姚太史 云:‘诗文之道,凡志奇行者易为功,传庸德者难为巧。’”
1、孔子的中庸德性观
2、每与许敬庵、李见罗、徐匡狱、范?阳、洪桂渚诸公论学,不分列门户,不支离心性,惟欲于庸德庸行步步绳尺,庶不负终岁请书求友之意。
3、人能坚强意志,不气馁,不退缩,遵守圣训而自勉于庸德庸言之行持,必能了脱生死而超凡入圣。
4、每与许敬庵、李见萝、范?阳、洪桂渚诸公论学,不分别门户,不支离心性,惟欲于庸德庸行中步步绳尺,庶不负终岁读书求友之意。
5、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