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景:xūjǐ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想象中的景物。晋张华《情诗》之三:“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明刘基《为丘彦良题牧溪和尚千雁图》诗:“我家南山限苍岭,雁飞不到川路永。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幻影,影子。晋陆云《九愍·纡思》:“顾虚景而端形,矧同波于其醉。迨伊人之逍遥,聊仰叶于林侧。”
1、文《虚景生实乾坤大假象传真耳目新》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
2、虚景幻影”刊登瑰丽的童话,神奇的科幻及精彩的动物文学。
3、宋叶适《齐云楼》诗:“虚景混空苍,嚣声收远肆;??虽散阔,栏槛皆堪记。
4、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
5、画面气势开合起伏,高低错落,以实景和虚景相构和的方式展现主题。今宵酒醒倍凄清,早月印窗棂,好天良夜成虚景,青鸾杳,好事难成。
6、这句又从虚景回转,好象一个人,从杳然的往事中猛然惊醒,回到现实。
7、王延钧建水晶宫于湖滨,跨城为复道,新月初上,使人想象出琼楼玉宇的虚景。
8、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
9、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10、今宵酒醒倍凄清,早月印窗棂,好天良夜成虚景,青鸾杳,好事难成。
11、虚景(影)”,指月影。
12、这里半是实景,半是虚景。
1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14、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15、《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16、他老人家诗词中的虚景多数是未然的图景。
17、故以一“叹”字领起,化实景为虚景。
18、檐敞风烟细,窗虚景物新。
19、此是虚景,虚中有实。
20、恍恍惚惚,怪怪奇奇,作诗要得此段虚景。
21、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22、画中景为虚景。
23、尤其是月色朗照之夜,月亮清辉笼罩佳园,遍地铺银,树影斑驳,秋蛩鸣应,人疑乎在山涧探幽,在水畔漫步,沉浸于月色萧色之中,这种实景和虚景的结合,天上人间的有机交融,使人感到无水却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真是山山水水在意中,谁能不遐思陶醉?
24、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了一种虚景。“念去去”两句,为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交融。
25、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
26、的繁华是虚景。
27、上片前五句虚景实写,层层开宕;后二句由昔而今,落到现况。
28、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
29、这里,诗人巧以“虚景”代替月影,而不直以月光出之,颇见心机。
30、陈继揆《读诗臆补》也说:“全诗皆虚景也。
31、不过,在此刻追忆之际,这虚景也可能为眼前所见的实景所引发。
32、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3、句中“红”与“绿”相映照,把实景与虚景联系起来,制造出明朗的情调。
34、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35、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
36、词语:虚景读音:xūjǐng释义:想象中的景物。
37、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衬托,层层推进。
38、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
39、设虚景描写,工极古今”(茅坤语),“通篇将无作有,所谓以文滑稽者”(王遵岩语),“以史为戏,巧夺天工”(储欣语),“为千古奇文”(林纾语),此类赞语,都接触到《毛颖传》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滑稽。
40、诗词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间之景。
41、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42、实景是作者眼前所见,虚景则是心头所想;所见和所想自然结合。
43、现实景色与虚景对比衬托。
44、这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也是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写法,所以这二句可看作是词人特定心态下摄取的一组画面,既是实景,也是虚景,虚实相用,使画面极富表现力,它给读者的感受就不仅是自然景观了,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观中所隐含的离情别恨,它连绵不断,广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