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

爱造句 2年前 (2023-08-30) 词语造句 66 0

四体:sì tǐ 基本解释:(1) [limbs]∶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 [four styles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详细解释:1. 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2. 指整个身体,身躯。 唐 顾况 《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 羡门 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3. 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 杜预 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4. 指 晋 卫恒 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字法昉自《四体》。”原注:“ 晋 卫恒 撰。”5. 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 清 马国翰 《<四体书势>序》:“ 恒 於四体,自作古、隶二势,篆述 蔡邕 ,草述 崔瑗 ,合而讽诵,如出一手。”6. 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7. 集句诗的别称。 宋 陈师道 《后山居士诗话》:“ 王荆公 莫年喜为集句, 唐 人号为‘四体’。”★◎ 四体 sìtǐ(1) [limbs]∶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 [four styles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手足四肢。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宋.苏轼〈教战守策〉:「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比喻兄弟或国君的辅佐大臣。《仪礼.丧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参见「四体书」条。

1、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明正德时昆明赵壁编百寿字,分二十四体。

3、真入展足令抱之,少顷先生周身汗出,如置身甑中,黎明以盥手余水涤其面,宿疾顿愈,四体轻健,奔走如飞,方知真人真异人也,愿推诚敬,终身事之。

4、卫衡《四体书势》亦有此说,苍颉名后还多了一位沮诵。

5、’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6、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7、四体不掩,则鲜仁人;五藏空虚,则无立士。

8、我们新一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9、认识到劳动对人生的重要,开始摆脱一般儒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稼穑的陋习。

10、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

11、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也明确认为“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12、否则,如果孩子因家庭富裕而四体不勤、傲慢虚荣,那么,富裕不仅不是孩子成长的资源,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祸害。

13、明代李淳进《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卷五至卷七为纂言及汉至元人论书,包括《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有二意》、《萧子云十二法》、《颜鲁公传张旭十二意笔法》、《徐浩书法论》、《虞永兴笔髓》、《欧阳率更三十六法》、《玉堂禁经》和《四体书势》、《书谱》、《续书谱》、《丰道生笔诀》;卷八、卷九为《书家小传》、《名迹源流》;卷十为冯班《钝吟书要》。

14、虽然学的不多,但是一扫封建书生“四体不勤”的陋习,端正了工业社会对劳动应有的态度。

15、爱要一心一意,二人合力,不得三心二意,四体不勤,方得五福临门,六六顺意,最好爱TA七分,留余地给自己,八面玲珑不是爱情真谛,九九归一真心实意才有情爱无敌!愿真爱永在!

16、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体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帘锦绣,随风飘飘而弊。

17、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8、藉令一再出,不于毛帅、魏?之时,得行其意,展四体,韩范之业,岂顾问哉”。

19、汲读书至《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浩然之气,沛然鼓荡乎四体,遂以为号焉。

20、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37),命也,亦时也。

21、环形和线形四体系统的耦合振动模式

22、《九要论》在字里行间无不是在内劲的高度描述,由五脏而至五官,乃至四体百骸,总为一元,合为一气,相联而为一贯,则四梢无不齐,内劲无不出矣。

23、在此层次里,你将处理所有四体,而在那四体的每一体中,你将体验到真相的7种级别。

24、书画家陈鸿寿兼擅古文诗词,书法行、草、篆、隶四体皆精,隶书结体奇崛,笔法劲爽;绘画多作没骨花卉,笔墨酣畅,生趣盎然。

25、寿彤书法师何绍基,四体皆工,中年精研晋草运腕这之妙,尤得道州真传。

26、瑾以大义责备,答之何患无辞;且备、羽相与,有若四体,股肱横亏,愤痛已深,岂此奢阔之书所能回驻哉!

27、老丈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说是老师?

28、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造成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娇、骄二气严重,自理、自立能力差。

image.png

29、对于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继母,李桂兰从不敢心生埋怨,“因为无论从哪看,她都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30、对数字“7”有非常执著的喜好,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顺带间歇性六神无主,并且方向感全无。

31、他如同身处温柔乡深处,四体百骸顿时软绵绵的使不出半分力气。

image.png

32、农村干部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33、老农看了一眼子路,没好气的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34、天地和调,则万物昭苏,人心悦恺,则四体?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