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拜:luó bài 基本解释:[from a line around a person to pay homge] 罗列而拜。围绕着下拜相与罗拜而去。——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详细解释:环绕下拜。《三国志·魏志·张辽传》:“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其人悉罗拜尘中,曰:‘不敢,不敢。’” 明 宋濂 《送陈生子晟还连江序》:“復命左右出内府钱若干,以为道涂费,众皆罗拜而退。”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 莫干 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緑海,风来凤尾罗拜忙。”★◎ 罗拜 luóbài[from a line around a person to pay homge] 罗列而拜。围绕着下拜相与罗拜而去。——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
3、后病卒,官署台邑感泣。”贼皆感泣,罗拜解去。
4、拨发官宋荣不肃,将斩之,众下马罗拜以请,犹杖之。
6、觉罗拜山,景祖弟包朗阿曾孙也。
7、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
8、那么,浙江绍兴一带的扫墓是在什么时间呢?据《越谚?风俗部》云:乡下墓祭一年间共有三次,一是“拜坟岁、上元之前,儿孙数人,香烛纸锭谒墓”;二是“上坟,即扫墓也,清明前后,大备船筵鼓乐,男女儿孙尽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罗拜,称谓上坟市”;三是“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数人而已。
9、吕梁地区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饮酒,《石楼县志》就记叙说:“遇首吉,出门携酒肴、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
10、至曩本河,缅人闻黔国来,犹下马罗拜。
11、禄山反,召之不应,肃宗召置三司署,使通贼官罗拜,以愧其心。
12、至则率众远迓至帐,望阙罗拜,执礼无惰容。
13、贼益敬畏,罗拜感泣,原缚渠自效。
14、《祭海神文》:“若陈牲列俎而罗拜於下者,皆?发左衽之人,知神之必愤然而起,吐弃而不享。
15、《明史?忠义传二?姬文胤》:“文胤身长赤面,须髯戟张,贼望见,骇为神人,皆?呼罗拜。
16、出了精舍,杜明来至道场膳堂,用玉牌领了一份香喷喷的米饭,加上青菜豆腐各一份,正要回舍内,却见罗拜月在一旁吃着,正招呼自己。
17、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20、应滇督唐继尧之礼请,赴昆明忠烈寺启建水陆道坛,经四十九日圆满,全坛蜡烛,尽开莲花;霞彩夺目;送圣时,空中现出幢幡宝盖,飘漾云中,全城民众,罗拜于地。
21、回民见朗,罗拜加额曰:“勋阳都院耶,是仁信有声,必不我欺。
22、皆罗拜于地,恋恋不忍去。
23、旁有持磬者击以节拜,王闻磬声乃拜,既而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遂张乐饮宴,为优戏至暮。
24、众因谬为惊难,罗拜以为不可及。
25、墓前的石牌坊,刻有同盟会领导人、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的题词,正面上方镌刻“黄烈士钟杰之墓”,西侧有内外挽联各一幅,外联是“一死结成新世纪,万山罗拜此英魂”,内联是“为祖国捐躯,倡义先声垂宇宙;择名山葬骨,稽勋旷典炳旗常”,内横匾为“气壮山河”。
26、前清宣统,辛亥民军起义,戎马仓皇,邻封率多震惊,比卢协统督师南下,部下士卒履洪境,道经古大槐树处,皆下马罗拜,媲美甘赏遗爱,低徊不忍去者久之。
27、宋人任政一在(游浣花记)中详细地描述了“浣花日”的空前盛况:“……都人士女,丽服靓妆,南出锦官门,稍折而东,行十里,入梵安寺,罗拜冀国夫人词下,退游杜子美故宅,遂泛舟浣花溪之百花潭,因以名其游与其日。
28、竟入城谕贼,贼皆感泣罗拜纳降。
29、长春仙去,遂远出游方,所至之处,老少贵贱与方外之士皆罗拜于前,愿为门弟子者动以千数。所以绝不能拿缙云杜氏宗谱有没有记载杜光庭,作为判定杜光庭这个“方外之士”的乡贯是不是缙云的依据。
30、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
31、诸少年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
32、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
33、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必李八郎也。
34、众仰泣罗拜曰:“不图今日再见冯公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