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虏:dá l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清 末特指 清 朝统治者。《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其时 东京 一路百姓,惧怕韃虏,都跟随车驾南渡。”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同盟会的成立》:“以 孙中山 先生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原指中国大陆北方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清末特指满清。 【造句】国父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时,提出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做为政治纲领。 ★金人。后泛指外来民族。《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担渴担饥担劳苦,此行谁是家乡;叫天叫地叫祖宗,惟愿不逢鞑虏。」
1、指着墙下的尸体,许安义正言辞装模作样道:“哼!区区鞑虏,竟然敢在我汉人的疆域嚣张!我汉人里面英雄辈出,杀你不如土鸡瓦狗一般!”。
2、阳秋可畏!愿细思之,承业翘首以盼,会于大连,驱除鞑虏,功标青史。
3、他在入会的秘密誓辞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主张。
4、吾等起义兵,志在光复华夏山河,鞑虏未退,豪杰不互相攻杀。
5、年11月4日,中国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人在长沙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政治纲领。
6、其时,他气愤语塞,作手势索来纸笔书供:“自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兴狱蓄发罹罪,残暴数百年,与我汉族不共戴天。
7、面临国土沦丧,国难当头之际,他奋起驱鞑虏,除外寇,雄霸中原。
8、三日中,封小七与沈倩儿斗诗、斗画、斗琴、斗文,又谈论江湖岁月、天下形势、驱除鞑虏、扶弱锄强。
9、宋教任效法西方政党,与黄兴创办华兴会,“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10、至孙文中山,驱除鞑虏,又世凯称帝,乱世纷云,强国欺凌,豆萁相煎,官贪吏横似猛兽,生灵涂炭;民,心缠枷锁肩“三山”,日夜熬煎!
11、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12、1910年春,陈嘉庚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迪下,痛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向往进步,与胞弟陈敬贤双双剪掉发辫,同一批有志之士脱离清廷关系,在中国同盟会盟书上发誓签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有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
13、项羽,武能力拔山兮气盖世,略能破釜沉舟,赵云,武能单枪匹马闯龙潭,略能屡战屡胜,岳飞,武能北伐四次破鞑虏,略能行若明镜,纵观古今内外,但凡能成为不世名将的人,都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失落叶
14、虽然龙落沙滩,虎落平原,你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时仰天长啸,三尺钢剑剑指苍天,英雄气概难以伸展,有朝一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杀尽鞑虏。
15、驱除鞑虏,以身报国,只在今日,盼我等追先烈之遗志,毋得其憾可也。
16、杨顺畏敌如虎,不敢出兵,任凭鞑虏在大同城内抢掠。
17、正派的最高目标是先灭魔教,再行驱逐鞑虏,光复山河,解民倒悬。
18、至其守汀漳,而山海剧寇一鼓不歼;守钦、廉而复交黎,异在俯首归顺;镇直、浙而积岁倭患指日汛扫;调大同而鞑虏毙歼,矢石至,只轮不远。
19、鞑虏,鞑子,鞑靼,指的是塔塔儿人,就是鞑靼人。
20、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矢忠矢信,有始有卒,有渝此盟,任众处罚。
21、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们的精华是中原的“铁血十八省”。
22、旋开革命同盟会于饭田町程家柽寓宅,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二十四字为誓词。
23、一是“驱除鞑虏,实现共和”;二是“公共和顺,春色满园”;三是“面饺和谐,顺心如意”。
24、《遗表》:“此所以使狂躁贪冒之人,竞为尝试之说,而无所惩艾者也。待鞑虏退兵后,杨顺为隐瞒真相,派兵将避战祸的平民斩首,贪冒战功。
25、在革命派“驱除鞑虏”反清革命宣传已经风行全国的时候,“皇族内阁”的出笼,把清朝满族统治者推到了孤家寡人的境地。
26、庄某只愿率一支亲自练的铁军,踏破贺兰山缺,直捣黄龙,收取中原,光复燕云之地,驱逐鞑虏,恢复汉唐雄风!
27、为对付阵阵困意的浸淫,边义夫强打精神,努力思索革命,先想那革命可以顺天应人而成为当今世界之唯一公理,又想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工,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
28、至于鞑虏,则是鞑子的文人称呼。
29、天后赫拉求告无门,只好亲自出马驱除鞑虏,可是野火烧不尽,这边的问题才解决,馋嘴猫早已把嘴伸到那边去了。
30、每次鞑虏来袭,都不敢出兵救援,直待贼人满载而归后,方才筛锣击鼓,扬旗放炮,鬼混一场。
31、客观地说,韦昌辉也算是一条有勇气有见地的好汉子,毁家纾难,于拜上帝教贡献极大,清廷无道,汉人中的豪杰,无不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32、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腐败,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3、但逃人法严,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暴著称,终有清一朝,满汉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根除,辛亥革命时汉族革命党人仍是在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终满清朝廷被汉族所灭。
34、朱乃函请孙中山赴德主持结盟仪式,其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众处罚。
35、在他迷罔之际,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确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