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妆

爱造句 2年前 (2023-08-21) 经典造句 38 0

催妆:cuīzhu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催粧”。亦作“催妆”。旧俗新妇出嫁,必多次催促,始梳妆启行。或谓此为古代掠夺婚姻的遗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谓北朝婚礼,夫家领人挟车至女家,高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上车始止。宋时其礼仪又不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媳妇……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粧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幞头之类。”文人则因此俗有催妆诗词。明叶宪祖《鸾鎞记·廷献》:“飞仙幸许效鶼鶼,走马催妆彩笔拈。”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缠头掷锦,携手倾杯;催粧艳句,迎婚油壁。”参见“催妆诗”。★婚礼之仪节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凡娶妇先一日,下催妆冠帔花粉。」;唐、李玫〈嵩岳嫁女记〉:「有侍女捧玉箱托红牋笔砚而至,请催妆诗,盖成昏之夕所赋也。」

1、清?陈维崧《贺新郎?为冯躬暨催妆》词:“火城?散朝回骑,恰元僚、赭袍捧出,宸章新赐。

2、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3、道光十九年(1839),俞樾与外姊姚氏完婚,写诗志曰:“催妆诗赋小春天,莫怅秋风未著鞭。

4、’余谓催妆诗婿氏为之,障车文母氏为之,味其名义可见。

5、增则多在“六礼”环节的基础上添加副仪节及杂俗,如催妆、送妆、铺房等;简则多简并了几项正婚前的礼仪,如宋代朱子撰《家礼》,因时俗将六礼并为“纳采”“纳币”“亲迎”三仪

6、其六为:“才赋催妆即挽章,苍天此恨恨何长。

7、唐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

8、《奉诏作催妆诗》。

9、崇祯五年(1632),妹小鸾将嫁,作《催妆诗》甫成,而妹讣至,归哭过哀,病发而死,卒年二十三。

10、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

11、清赵执信《海鸥小谱?夜合花序》:“?玉如?善饮酒,而必择人与地。”清陈维崧《夜合花?为丁子?催妆》词:“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

12、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

13、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

14、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云:“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打叠起狂荡心儿,专等那七香车,五花诰,绝无人至。

15、催妆之日男方家要祭祖和贴红对联,除接收过来的嫁妆外,要把抬新娘的花轿发往女方家,晚上要有男童压床,第二天为正日子,即喜期的吉日,新娘做过冠笄关目之后坐花轿到男家,花轿动身时母亲嫂子等要哭嫁,不哭嫁会生哑巴。

16、民间俗行婚嫁喜期为三天,第一天叫催妆,男女双方喜主要把诸般喜事事宜准备完毕,女方最忙,上午要宴请贺客,其中必有一席是新娘与小姐妹们的告别宴。

17、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明张萱《疑耀》云:‘世知有催妆诗,不知有障车文。

18、未几,小鸾夭折,纨纨正在家中作催妆诗,闻此噩耗,纨纨急忙赶回娘家奔丧,抚棺痛哭,在悲痛中伤心欲绝,病倒在床,病中犹作《哭亡妹琼章十首》,其二为:“制酒同倾九日前,谁知此别即千年。

19、有时男子还须亲自射雁以供奠雁仪式之用,有些朝代男子需准备诗歌做催妆诗之用。

20、下婿”有俗有雅,雅的有文人士子中较为流行的催妆诗、却扇诗等。

21、庞树柏《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诗:“佳期正三五,催妆可结?。

22、新郎背诵《却扇诗》、《催妆诗》就是催人把挡在新娘面前的障碍物拿开,窦从一背诵了之后,罗扇果然拿开了。

23、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云:“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24、来到后堂,只见大苏学士令侍女捧文房四宝,宫锦花笺,请少游咏催妆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