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誓:shòu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元王元亮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1、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
2、郊天至重,故王亦受誓戒。
受誓:shòu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唐律疏议·职制·大祀不预申期》“受誓诫”元王元亮释文:“受誓,谓未行祭祀,先申儆戒也。自太子诸王皆受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
1、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
2、郊天至重,故王亦受誓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