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持:sòng ch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诵念经文并持守之。《坛经·行由品》:“但留此偈,与人诵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闻佛书有水懺者,其説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 寿昌 乃昼夜诵持,仍刺血书懺,摹板印施於人,唯愿见母。”
1、今准提咒不令生解,但诵持之便得道果。
2、於一日一夜无间断诵持此陀罗尼。
3、聿怀一志,香烟不断,经声递续,昼夜塔下诵持法华,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4、霍参军诵持金刚经,忽见厅下地裂,涌出包龙图,称吾是速报司。
5、处此五浊恶世,吾人当摄心诵持,拥护正法;补天地正气之不足,挽人间浩劫之将临。
6、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
7、经中说,十方诸佛以此神咒而成无上正觉,诵持此咒有降魔息灾、拔济群苦、制伏外道的作用。
8、我妈妈当时又累又困,只想静静的休息,但我还是坚持要小声的播大悲咒,好让我一路上可以诵持。
9、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
10、于一日一夜无间断诵持此陀罗尼。
11、金刚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繁简适中,最便於诵持。
12、持是经嘱累若曹学诵持守无得忘失。
13、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述,诵持此尊之陀罗尼者,可免受饥饿死、恶兽残害死等十五种恶死,而得眷属和顺、财食丰足等十五种善生,或治各种疾病、虫毒、难产、死产等。
14、本疏钞计分通序大意、开章释文、结释咒意等三门,其中,释文部分又有十门:教起所因、藏教等摄、义理深广、所被阶品、能诠体性、宗趣旨归、部类差别、译释诵持、总释名题、别解文义。
15、严和诵持仪则,及能成就所愿。
16、佛学认为,要了解“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一音可说三藏十二部的法门,一种法门可以用种种无尽的音声来传达,“恒转理趣妙法轮”,由此展现推动宇宙生命的真理,引导众生进入佛法的正知正见,这就要修口业、转口密,对佛的语言功德,要发愿修学,“我深智力普能入”,在音声海中,不管念诵持咒也好,日常作事也好,随时培养自己般若智慧的成就,开发自性无可限量的潜力,深入佛法重重无尽、圆满无碍的华严世界。
17、若有受是德号法经讽诵持者。
18、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19、诵持不退,不但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格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20、《上清大洞真经》经中所载天真讳名,皆与人身脏腑之神是相沟通的,人若能以神驭气,形神合一,诵持玉经,咽津服符,可致“天真下降与兆身中,神气混融,是曰回风混合,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故致长生之道,可以提挚天地,把握阴阳,鞭策风雷,驱役神鬼,偃息于流霞之车,眷盼乎文昌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