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nèi yō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对外患而言。《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史记·秦本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2. 心中忧虑。《汉书·张安世传》:“ 禹 谋反,夷宗族, 安世 素小心畏忌,已内忧矣。”3. 指母丧。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显庆 二年,以内忧解职。” 唐 张说 《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学,举明经,补 巴西 尉,内忧去职。”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九:“然 元规 方内忧,暇议此否?”★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 【造句】内忧外患 ★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国语.晋语六》:「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史记.卷五.秦本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也作「内患」。母丧。唐.张说〈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学,举明经,补巴西尉,内忧去职。」也作「内艰」。
1、一百二吴时来的诗歌、散文反映了一位正直忠贞的封建官员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社会里的苦闷、徘徊、理想和追求,抒写了一位忠君爱民的正直人士的艰辛和苦难,表现出善于抒情、通俗典雅的艺术特征。
2、凯福尔,这里曾是盛极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数千年来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饱受自然灾害之苦,人民被流放、被驱赶,小镇见证了帝国的沦陷以及那段国家内忧外患、任人蹂躏的现代史。
3、而中国银行业内部存在着市场准入难度加大、不良资产过多以及网络扩展费用高等难题。为了在这种“内忧外患”中求生存,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尝试。
4、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如何救国家于危亡之中,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方法。
5、严峻的内忧外患令武则天忧思如焚,心身憔悴。
6、当前帝国内忧外患,已呈日薄西山之势,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目前如无其它大的变故,尚可维持。
7、《旧唐书?崔郾传》:“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
8、华夏从满清以来内忧外患,闭关自守,被世界诸列强任意欺凌。
9、作者活动的年代,正值南宋时局动荡,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而小朝廷又沉湎于“钱塘江上开皇畿”,“贪看秋潮忘黍离”的耽乐奢靡。这个荒淫无耻的皇帝,一生“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视军国大事如儿戏,死时却留下了一大堆棘手的问题,大明王朝“安危俄顷”。
10、令我警觉勿忘外患内忧居安思危。
11、面对内忧外患,陈阔川作为大清王朝的忠心维护者,于危难之际受命安内攘外,效犬马之劳,正所谓“乱世英雄”造时势。
12、经历长达五百年的衰落并在最近一个半世纪里饱受内忧外侮之后,今天,中华民族又一次看到了重新崛起的曙光。
13、夫差从黄池回国后,看到满目疮痍,听到一片哀怨,迫于内忧外困,不得不休兵罢战,龟缩于姑苏城中。
14、时国家内忧外患,日寇侵扰,地方不靖,德化瓷业萧条,许文君处于半失业状态,家境窘迫。
15、晚清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变化。
16、近代中国处于一个从闭关自守、思想僵化、迂腐到逐渐被迫开放及中西文化不断冲突、融合的时代,可以说近代中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逐步踏上社会现代化历程的。
17、国民党统治时期,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8、面对内忧外患,国势日危的局面,恭帝君臣回天无术,计无所施。
19、李大哥,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就算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李大哥,难道不想不想报效国家?
20、大臣山涛竟然强词夺理地说:“外宁必有内忧。
21、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22、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中国出版如何谱写自己的发展篇章,成为广大业内外人士瞩目的焦点。
23、但即便在共和制度下,中国依然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
24、旧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水深火热。
25、吾国当此内忧外患之来,军事与外交当局所恃者,惟有耿耿一片爱国之赤忱,竭其愚忠,尽其职责,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毁誉荣辱,更非所计。
26、《蒙古—卫拉特法典》是17世纪蒙古社会内忧外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7、我有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每一颗星星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光辉,而我现在,正如那时的你一样耀眼。151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28、正值虹国内忧外患之际,一贯沉醉温柔乡的宝珏被其皇姐赶鸭子上架,奔赴月国商谈结盟事宜。
29、当内忧外患平定以后,我们一定痛饮黄龙,在首都庆功!
30、面临内忧外患,崇祯皇帝急召吴三桂入京,临危受命,北御强敌,南卫京师,但事败垂成。
31、【出处】管仲《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32、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33、他的忠告有五条: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二曰振玉纲,无以主恩伤臣纪;三曰明国是,无以邪锋危正气;四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三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
34、面对着“内忧外患”,我们这批对南大充满希望的青年几乎无所适从。
35、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
36、南宋末年,外侵内忧、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黄彦章聚众骚扰国家民生。
37、况欧战终结,列强势力,必将集矢亚东,内忧不除,外侮曷御?今设优容姑息,留此祸根,他日异志复萌,危及国本,养痈贻患,罪将谁归?诸公保障共和,纯忠素著;尚乞力持正义,彻底澄清,迫袁退职,置之刑典。
38、李怀光愧怒不已,内忧部下变乱,外恨李晟袭击,遂于同年三月烧营逃归河中(今山西永济),途中大掠泾阳(今陕西泾阳境)等12县,鸡犬不留。
39、首先,通过剖析中亚地区恐怖主义的由来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等基本问题,指出中亚恐怖主义衍生于历史上“双泛”思潮、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阿富汗内战的辐射和震荡,历经五国转型时期的内忧外患逐渐坐大,其中以“乌伊运”、“伊解党”、“东伊运”等恐怖主义组织最具代表性,并对五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造成了潜在和现实的危害。
40、既有汉江、东荆河洪水之“外患”,又有内垸因降雨量不均导致的渍涝干旱之“内忧”。
41、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
42、内部爆发的社会经济矛盾日渐激化,外部又不断受到以日耳曼诸民族为首的异族入侵,内忧外患无时不在威胁着这个老大帝国的存亡。
43、晴与琳奉命保护污点证人家晋与其女友bonnie ,并将二人送往安全屋暂时藏身,料不到杀手们依然能寻上门来晴只好将家晋二人送往更荒僻隐蔽的安全屋内正当晴以为万无一失之间,杀手们空群而至,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晴只好与琳奋力顽抗,但真正的杀手原来早已渗进安全屋内当内应,晴与琳面对内忧外患,已是生死一线
44、但由于当时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国力衰微,举办世博会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45、《清史稿》:咸、同之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
46、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47、所罗门王由于?于逸乐,并受她们所带来的外邦神?和仪式所影响,渐渐失去对上帝的诚心,并忘记了自己对上帝的承诺,导致所有信仰上帝的臣民都弃他而去,因此国势也开始走下坡,内忧外患纷至沓来,让整个国家面临很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