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fú ch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槎,同“ 查 ”。木筏。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滋 洛阳 千种花,润 梁园 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阻隔着 黄河 雪浪,那怕他天汉浮槎。”2. 槎,同“ 查 ”。木筏。指木船。 唐 韦应物 《龙潭》诗:“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鬻女》:“因逃兵火泛浮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的回忆·序诗》:“ 东亚 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浮槎(fúchá),汉语词语,一般作名词用, 指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在多部古籍中都有记述。 唐代骆宾王作有《浮槎》诗。

1、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2、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

3、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4、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5、水槛浮槎度空山,东风晓白留净室。
6、晋张华《博物志》: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因问此是何处,答曰:访严君平则知之。
7、有文艺工作者吟道:“浮槎山上赏桃花,文艺采风踏翠霞。
8、灵槎,即指浮槎,为了进一步加浓神话色彩,故换“浮”为“灵”。
9、宋欧阳修作《浮槎山水记》,盛赞此泉奇景。
10、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11、中流聊击楫,新水快浮槎。
12、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庄子
13、唐代诗句中常有述及浮槎者:“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等,多
14、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故颈联道:“新添水槛供重钓,故著(着)浮槎替入舟。
15、浮槎山齐都峰顶有二泉池并立。
16、大蜀山“山形单椒,秀泽不连,岭以自高”,与东西三十里外的浮槎、鸡鸣两山相睥睨,独居其中,历来都是合肥的一个重要景点。
17、喜摘欧阳修文句,代贺《浮槎山水记》新集出版”。
18、《八景说》文称:“于楼四眺,东北一带,小岘、浮槎在望,参差凹凸,每初霁雨余,如新蓝出沐;南望城堞依依,孤屿隐隐,正如蟠末见旅行之髻也;西侧蜀峰陡起,若与此楼争雄;北望古寺障之,不见天末,亦巨镇也”。
19、浮槎山脚下的先子洼村。
20、清黄景仁《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诗:“非花我已得花意,却笑积习徒沾黏。
21、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22、九天揽月,不负凌云之志;霄汉浮槎,恒存摘桂之心。
23、浮槎山.,山腰有浮槎寺。
24、四面晴峰来远黛,一湖秋水浸浮槎,下方饶有烟霞气,疑是金庭羽士家。
25、本在浮槎山道林寺,今移庵内。
26、杂说》:“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27、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28、浮槎筏,后不见来程,如幽冥行舟。

29、督学靳让题额为“浮槎堂”。
30、欧阳修著有《浮槎山水记》。
31、他每见弦管声中巡玉辇,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
32、《博物志》卷三:“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博物志?杂说》:“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33、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34、及得浮槎山水,然後益以羽为知水者。
35、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赉粮,乘槎而去。
36、宋苏辙《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唐王勃《寒梧栖凤赋》:“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鸟。
37、安徽合肥肥东浮槎山齐都峰顶有二泉池并立。
38、知谁,误了多少春风月华,多少红烛良宵?全付一声喟叹。是任我乘浮槎游弋天河,也无法相逢吗?多少的离情别恨,只化了沉吟两处的各自心绪。田维
39、文章胜有豹皮存,腻理宛转云雷文;谁言半萎沟中断,犹许浮槎问九阉。
40、(见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引《荆楚岁时记》)《博物志?卷三》载:“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粮,乘槎而去。
41、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也有类似的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42、【海幢寺送客登眺感怀】万里浮槎至,凭高望越台。
43、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44、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