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衣:hèy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稟﹞粮,为作褐衣。”李贤注:“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唐白居易《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2.借指贫贱者。汉孔融《荐祢衡表》:“乞令衡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褐衣,即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
1、杨宝并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那个褐衣男孩一再坚持,他最后收下了镯子。
2、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
3、只见宫人女官来来往往,都向褐衣人问道:“窦郎来了吗?
4、闻镐名,召见荐之,自褐衣拜左拾遗。
5、风犹未止息,海越发凶猛了。千波万浪,一次次被粉碎,一次次又复袭来。看看远方的小坪岬吧,它出现在海面上,刚健粗朴,着褐衣,不带一点青色,稳稳地盘踞着,面对汹汹而来的大海。这使人想起当年的相模太郎。德富芦花
6、此气主褐衣法王。
7、力士身着右衽褐衣,短裤,跣足。
8、陛下笃慎取士(49),必须效试(50),乞怜衡以褐衣召见(51)。
9、与襦衣同为贫贱庶人所服者为褐衣。
10、一百零多寻清静少心焦,望山观水看云飘。人情不问冷与暖,褐衣陋居行逍遥。
11、褐衣人说来了。
12、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
13、从此,申包胥带领家人躬耕田亩,褐衣粗食,最后安然寿终。
14、顾念蓬室士”以下六句,写徐干的贫贱可怜,虽薇藿食之不饱,粗褐衣之不全,仍怀文抱质,安然处贫,发愤著书。
15、竖褐,谓褐衣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16、可怜,陈邦彦殚思竭虑撰成的《中兴政要》被弘光帝轻蔑的一句褐衣徒步一迂儒而被弃如秕草。
17、栾布列传》:“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18、释义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
19、方昼寝,见一褐衣人立榻前,逡巡惶顾,似欲有言。
20、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21、长松苍鹤相依住,骨老健称褐衣父。
22、《史记?游侠列传》说他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但认真读书,“独行君子之德”,不肯屈节事贵族,终生不仕。
23、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缠绵心印心”。
24、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25、《辞郡守李公恩命》诗:“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26、十诵律卷二十一记载,粪扫衣之余物,有白麻衣、赤麻衣、褐衣、?施耶衣、翅夷罗衣、钦跋罗衣、劫贝衣。
27、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28、相传他住茅屋穿褐衣吃素食,不减其乐。
29、今可脱此?褐衣著於火中。
30、又见宫人女官往来甚夥,都向褐衣人问曰:“窦郎来乎?
31、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稍长,更纵览群籍,褐衣敝屣,设馆授徒以养母。
32、衣似今羊绒褐衣,而间以金镂。
33、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⑨,褐衣疏食不厌⑩。
34、的褐衣党(brown shirts)和黑衫党(Blackshirts)。
35、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
36、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37、与襦衣同为贫贱庶人所服者为褐衣。居家益任诞,褐衣楚?,往来郡邑间。
38、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39、王维成名后,在《请施庄为寺表》中写道:“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40、本书堪称《褐衣男子》的姊妹篇。
41、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42、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囚有寒者为褐衣。
43、褐衣随春冬,粝食供朝暮。
44、杨宝并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那个褐衣男孩一再坚持,最后他只好收下了镯子。这款镯子显眼的样式:惊人且大胆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