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茶

爱造句 2年前 (2023-08-11) 新词造句 67 0

末茶:mò ch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制成细末的茶砖。《宋史·食货志下六》:“ 元丰 中, 宋用臣 都提举 汴河 隄案,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诸路末茶入府界者,復严为之禁。” 明 邱濬 《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山泽之利下》:“茶有末茶,有叶茶…… 唐 宋 用茶,皆为细末,製为饼片,临用而辗之, 唐 卢仝 诗所谓‘首閲月团’、 宋 范仲淹 诗所谓‘辗畔尘飞’者是也。《元志》犹有末茶之説,今世惟 闽 广 间用末茶。而叶茶之用,遍於中国,而外夷亦然,世不復知有末茶。”

1、于是,在过去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2、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当自辨之。

3、茶叶末茶叶末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

4、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四川重庆北碚转龙红碎茶、成都市南宝山红末茶。

5、元朝时,湖州以造“金字末茶为进”。

6、种植茶叶面积10625亩,2008年末茶叶产量595.3吨。

7、末茶与前三味药俱为末,入水银内,再碾为膏。

8、陆羽讲的虽是煎煮的末茶,但他总结出来的“茶性俭”的原则却具有普遍意义。

9、出钱三十缗,许贩末茶九百斤。

10、现今日本末茶法类似宋元的点茶法,不过茶筅搅打无力,并不出沫饽,不过绿钱浮水而已。

11、日本现今仍有生产末茶,其饮茶的方法与北苑基本相同,不能说不是受北苑茶文化的影响

12、《万历志》卷四记载:“每年贡荐新茶九十斛,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

13、接下来把研碎的末茶放在杯盏中,兑入少量沸水,调成膏状,称为“调膏”。

14、水磨茶即用水力磨茶;所以其加工出来的茶末,称水磨食茶或水磨末茶。

15、花色有:彩花澄毫、澄毫、彩花碎澄毫、碎澄毫、白毫片茶、末茶。

16、以中、小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元代,王祯《农书》中反映,当时的茶类有“茗茶”、“末茶”、“腊茶”三种。

17、直到七十年代末茶铺生意才渐见起色

18、政和三年,新发行水磨末茶引,其中长引两种,纳钱五十缗,许贩茶五百斤。

19、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20、只是宋代采用团茶,还需罗碾烹炙,而日本采用末茶,直接以茶末加以煎煮。

21、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真狼毒5钱,倭黄3钱,轻粉2钱,水银3钱,末茶(先研如泥)。

22、回国前,作为赠物,他得到一套台子式末茶道具

23、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

24、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25、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26、主要原料来自湘、鄂、赣、皖四省红茶的片末茶,还从印度、锡兰时口部分茶末。

27、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

28、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29、所谓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汤”,使用的是末茶。

30、清空芎草柴芩连,羌防升之入顶巅,为末茶调如膏服,正偏头痛一时蠲。

31、红碎毛茶经精制后,成为供出口的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个花色。

32、据记载,明初茶贵马贱,每匹马可换茶50多公斤;明末茶贱马贵,每匹马可换茶250多公斤。

image.png

33、这种制法产生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种产品,各套花色品种齐全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