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头:ànt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岸边。唐薛能《蒲中霁后晚望》诗:“河边霽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1、将军张次公是河车人,曾以校尉身份随从卫青将军打匈奴有功,封为岸头侯。
2、1984年修建岸头街石板路,宽4米,长400米。
3、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4、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5、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槽声迟。
6、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于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宋张孝祥《浣溪沙?去荆州》词:“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
7、山碓自舂田上屋,水禽群磨岸头风。
8、撤销岸头乡,并入水北镇,政府驻地水北镇,行政区划60.8平方千米,人口3.06万。
9、雨,打湿了我的衣裳,我伫立岸头,浮想联翩。
10、义乌江干流自白岸头村向西南流2.5公里,至抱湖塘西南,有东青溪自北流人。
11、六星近在河岸头,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
1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西橹声迟。
13、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于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
14、一百八每一桩值得史笔书写的事件里,大都只留下英雄的名字,那些有如过江之鲫的无名之辈,则会被时光的洪流抛上岸头,在烈日下晒作褪色的残影。帕帕安
15、以村处河岸边得名岸头,后讹为安头。
16、古岸头村,1965年又迁回潘桥镇河西村潘桥公社后院,此后正式改名为潘桥中学。
17、古岸头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
18、河东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封岸头侯。芰荷风细,蒹葭烟淡,宛在潇湘南岸头。
19、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俱出右北平。
20、四天渺渺,地茫茫,痛悠悠,悔浓浓……为谁搁浅岸头?为谁覆水沉舟?末路颤颤,斜晖悠悠。泪眼朦胧难下笔,**殷红;但愿今人无相继,忧怀几昼……
21、登上龙头滩码头,东岸有座雄伟而精巧的古代建筑立于岸头,这就是龙王庙。
22、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23、居委会设乌岸头。
24、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惊涛隐隐遥天际,远树微微古岸头。
25、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
26、洞内有明代哲学家、礼部尚书王守仁(又名王阳明)的石刻题咏:“见说水南多异迹,岸头时有钟鼓声。
27、刘群先,女,1907年生,无锡刘潭桥黄岸头村人。
28、其时河心里晃荡着的,河岸头歇泊着的各式灯船,望去,少说点也有十廿来只。
29、一条古路分吴越,直到钱塘江岸头。
30、天渺渺,地茫茫,痛悠悠,悔浓浓……为谁搁浅岸头?为谁覆水沉舟?末路颤颤,斜晖悠悠。泪眼朦胧难下笔,**殷红;但愿今人无相继,忧怀几昼……
31、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32、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西橹声迟。
33、青有功,封为岸头侯。
34、村委会设:乌岸头。
35、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于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
36、有功,封为岸头侯。
37、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38、惊涛隐隐遥天际,远树微微古岸头。
39、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40、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41、往日喧宾今伏钺,春光先到岸头山。
42、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
43、截至2004年,全村辖有24个村民小组(其中缪介村、万介里、丝车浜、李介埭、解放门、胡介庙、魏介里、南仁埭、董介木桥、钟介浜、邵介里、徐介门等12个村民小组已征迁;实际有戴介里、发达桥、笠帽汇、帮岸头、钱介村、塘湾兜、郑介浜、翁介木桥、新桥、朱介桥、河西、栅口等12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总户数985户,总人口3480人,其中男性为1892人,女性为1588人。
44、明太祖洪武年间,岸头建“城隍庵”,渔民登舟湖中,可望此庵,即称“庵头”。
45、卫青的校尉张次公有军功,被封为岸头侯。
46、抗击匈奴立下战功,封为岸头侯。
47、岸头侯国都在今山西河津西。
48、共寻扬子岸头舟。
49、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50、板桥过处,青草铺地,另一童子携食盒亢于岸头。
51、征帆缥缈来波面,渔火参差出岸头。
52、1943年1月10日,万率其部突然包围了岸头刁庄一区大队驻地。
53、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归去橹声迟。
54、义乌江干流自白岸头村向西南流2.5公里,至抱湖塘东南,有六都溪自北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