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恶:è w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憎恨邪恶。《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恶甚於诗人矣。”★憎恶邪恶的人或罪恶的事。《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1、’苏公曰:‘韩通无传,恶得为善善恶恶?
2、《论衡?正说》:“善善恶恶,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
3、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馀民施恩。
4、芥航法师两只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里再次射出光芒来,曾国藩突然觉悟到,这高僧原来并非超凡脱俗,他的胸中充溢着与世人一样的善善恶恶的情感,只不过这种情感因他八十年的修行而深深地埋了下去。
5、③戴南人民公社最初称“东方红人民公社”,但未见诸正式文件。《论衡?正说》:“善善恶恶,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
6、他在床上图谋罪孽,定意行不善的道,不憎恶恶事。
7、他原则性很强,善善恶恶,从不含糊。
8、盖恶恶虽严,而亦未尝不予以自新之路焉。
9、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
10、盖君子善善恶恶,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11、桓公曰:“善善恶恶⑤乃所以为存⑥,而反为墟,何也?
12、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13、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傅读者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
14、冯渊“他一眼看上”英莲,脂曰:“善善恶恶,多从可巧而来,可畏可怕。
15、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
16、盖君子善善恶恶(36),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17、六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面具,到邻居家看看。和阿姨恶恶剧,帮孩子长长胆。今天万圣,让他们看着办!万圣节快乐!
18、摩5: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馀民施恩。
19、试沦《儒林外史》“善善恶恶”的整体构成,《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20、少年为人刚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恶恶,里咸为之质平。
21、此书传自武林,取正白下,多善善恶恶之谈。
22、修史当祖法孔子《春秋》,别嫌疑,明是非,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一字之褒,荣如华衮;一言之贬,严如斧钺。
23、在崇尚孔孟的封建社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达”就是作官,作官就是匡君,匡君的“匡”字,王字外面加一道规范,是既防止皇帝随心所欲乱来,又保护了皇上意思,聪明的汉字创造者用意明显,作臣子的,有根据孔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教诲,随时匡正皇帝的言和行。
24、】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甲戌侧批:善善恶恶,多从可巧而来,可畏可怕。
25、为此他发明了“洗心”与“洗心术”,要求人人“攻恶克己”,“好善恶恶”。
26、摩5 : 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馀民施恩。
27、太史公曰: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人之本也。
28、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
29、’“司马迁对《春秋》极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30、认为:“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31、因为“意”为心体,是人类具有的一种先天性的好善恶恶的潜能,应该是纯粹的善。
32、惩、征----《荀子?正论》:“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
3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34、性介址,耻攀附,尚气节,重友情,善善恶恶,历尽沧桑。
35、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
36、本报记者黄晴瑰丽而光怪陆离的开幕式,疲于奔命的赶场,激动时分的狂喜与沮丧,时时事事的满意与愤懑,凌晨爆炸的凄厉混乱,四海一家的人间情谊……这就是亚特兰大奥运会,一个多色调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善善恶恶的简单结论。
37、当我们这一世的生命结束之后,又要迷迷糊糊的随著自己今生造作的善善恶恶的业力轮回六道去了,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流转到那里去出生,也不知道来世会在那里死亡,再来世又到何处去投生!
38、他对皇帝寄予了无限遐想,认为皇帝的力量足以破除一切弊政,从而达到社会大治,对封建统治者大加褒扬,并自觉宣扬善善恶恶、因果报应的封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