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舞

爱造句 2年前 (2023-08-04) 新词造句 37 0

胡腾舞:hú téng w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 中亚 的古 石国 , 唐 时传入。男子独舞,以跳跃腾踏动作为主。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 唐 刘言史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 石国胡 儿人见少,蹲舞樽前急如鸟。”

1、图中除了舞蹈者是胡人外,其余皆是汉人,可见唐代胡腾舞也有汉人参与,但舞蹈者非胡人不可。

2、有人认为我国武术中的醉拳就承袭了胡腾舞的某些动作。

3、《北朝隋唐的“胡腾舞”》,《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第390??402页。

4、胡腾舞是西域的一种男子独舞,舞者称“胡腾儿”,此舞蹈形式由中亚塔什干的石国传入。

5、另外,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石国胡儿人少见”句,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即“胡腾舞”的原生地是石国。

6、据专家考证,该图表现的是西域“胡腾舞”。

7、唐代带饰在市场上偶可一见,伎乐舞纹绝少,尤以雕胡腾舞的铊尾稀见。

8、胡腾舞,舞者必为男性,且是胡人。

9、《说郛》卷一百引宋乐史《柘枝谱》:“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所不同的是,胡腾舞属健舞,以男子表演为主,表现的是一种阳刚之气;而柘枝舞属软舞,以女子表演为主,表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

10、胡腾舞”和“胡旋舞”的区别是,舞姿不同,一个是“腾”急蹴的跳腾;一个是“旋”,飞速的旋转

11、其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跳蹲与旋转的技艺;其伴奏以笛、手鼓为主等特点,和史书、唐诗关于“胡旋舞”、“胡腾舞”的记述多有相似之处,正是西域古乐舞的风范。

12、在唐代,“胡腾舞”也盛极一时。

13、自治曾经是西胡文化的发祥之地,古代的疏勒乐以及柘枝舞、胡腾舞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仅对当地的群众文化产生影响,而且早就传入内地,对中原文化影响极深。

14、盛唐健舞《胡腾舞》和来自康居的《胡旋舞》更是风靡一时。

15、雕一男子旋跳胡腾舞图案。

16、《山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北朝隋唐的胡腾舞》两文分别两次获山西省社科联百部篇工程一等奖,后者又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7、墓葬出土的石榻中,多有表现墓主生前宴饮场面的胡腾舞者。

18、唐代胡舞的风行,使人们能够将“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按照乐舞的风格特点进行区别,这从以上提到的一些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19、(李端《胡腾儿》、刘言诗《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图为西安东郊唐代墓葬壁画《胡腾舞》,将舞蹈者和伴奏、伴唱者做了仔细的描绘。

20、这些动态表现,显然是西域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技艺的遗存与升华。“健舞”、“软舞”所包括的胡舞,以“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最为著称。

21、壶上的胡人乐舞,表现了一种文化的大融合,此种乐舞后来盛行于唐代,叫做“胡腾舞”。

22、这两个壶上舞人的舞姿,都具有“胡腾舞”的某些特点。

23、盛唐健舞《胡腾舞》和来自康居的《胡旋舞》更是风靡一时。芦笙声声,入夜点燃篝火,通宵达旦,欢歌健舞,月起月落。

24、《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

25、胡腾舞”在中原传播的最早记录,目前没有发现

26、胡腾舞”源于中亚“昭武九姓”中的石国。

27、同胡腾舞一样,是西域舞蹈的代表。

28、旋转和腾跃是龟兹舞蹈艺术的表演特色,著名的“胡旋舞”、“胡腾舞”都是龟兹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29、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男子独舞,流行于北朝至唐代,当时深得中原贵族赏识,风靡一时。

30、壶身两面似为同模印出的“胡腾舞”图案。

31、……以上两首诗中,对“胡腾舞”表演者的装束、舞姿和音乐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其表演节奏“急蹴”,而动作以蹲、踏、跳、腾为主。

32、以《胡旋舞》,《胡腾舞》等为代表的西域舞蹈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和蹬踏动作。

33、史家认为这与唐诗描写的《胡腾舞》颇有相似之处。

34、健舞”、“软舞”所包括的胡舞,以“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最为著称。

35、如胡旋舞、胡腾舞、骨鹿舞等。

36、【特征】:正面刻两人,一人为跳胡腾舞者,为主体纹饰,其侧身向右转,左脚轻踏于垫子上,脚尖翘起,右腿屈膝,脚抬起。

37、唐诗描述“胡腾舞”说:“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38、唐代著名健舞《胡腾舞》,是从石国(今中亚乌兹别克的塔什干一带,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传来。

39、所不同的是,胡腾舞属健舞,以男子表演为主,表现的是一种阳刚之气;而柘枝舞属软舞,以女子表演为主,表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

40、中一人身穿大翻领窄袖的胡服,右臂举在头顶,左臂在身后,左手在翻袖,左腿大跨步,右腿拔起,身旁两人似在拍手击节,是一幅生动的《胡腾舞》。

41、对于“胡腾舞”的情态,唐诗中有两篇作了相当集中的描写。

42、此件“唐胡人舞伎铊尾”,雕一男子旋跳胡腾舞图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