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嫌:xiǎox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小仇隙;小嫌疑。《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亮(诸葛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闕损矣。’”《新唐书·尉迟敬德传》:“﹝秦王﹞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使必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节,他日事变之来,不能尽如吾料。”
1、刑警部门通过电脑搜索,立即缩小嫌疑范围并很快抓住了作案者。
2、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
3、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嫌隙。
4、余于此纪念日中抒此谬妄,其以前所云者,为吾校司教育诸公望;其以后所云者,为同学诸人勉。于是乎不得不寄耳目蠢愚谬妄之通事,词气轻重缓急,转辗传述,失其本指,几何不以小嫌酿大衅!
5、(他们甚至)“欺我聋喑,逞其簧鼓,或遂以小嫌酿成大衅。
6、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卫到西安劝他眼光放远,不计小嫌。
7、《与李中孚书》:“使必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节,他日事变之来,不能尽如吾料。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夙好(22),弃近日之小嫌(23),爰整貔貅(24),驱除枭獍(25)。
8、盖其所图既大,不恤小嫌。
9、三镇各释小嫌,共图大事,速速回汛,听候调谴。
10、于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起兵反明,至当时有二十六年,与明争战不息,小嫌只是宛转的说法。
11、李世民命令放了尉迟恭,还把他叫到自己卧室中,赐给他很多珍宝,对他说:“大丈夫意气相投,不要以小嫌介意。
12、苟益於国,何有於小嫌?
13、然张丞相但喜人向前,傥能立功,虽有大过亦阔略,况此小嫌乎?
14、以故什方旧怨,汉帝首封,射钩小嫌,齐侯不问,况吠尧者主未必桀而詈我者节重于许乎!
15、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夙好(22),弃近日之小嫌(23),爰整貔貅(24),驱除枭獍(25)。
16、而他却豁达大度,不计小嫌,对他们忍让退避,主动交往;尊重他们的习俗,主动学习吴语。
17、树皮平滑,暗灰色:小嫌有短柔毛,后变为无毛,呈赤褐色。
18、所谓人生的大格局,就是以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来看问题;以帮助、合作、奉献的态度来交朋友;以大局为重、不计小嫌的博大胸怀来做事情。
19、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20、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损矣。
21、【示例】凡我国民,务念~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
22、勿以小嫌疏于戚,不以新怨忘旧恩。
23、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24、又言:“向来各城守将备与有司官,往往因小嫌互讦,激成事端。
25、《与李中孚书》:“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节。
26、宁免小嫌嫌之者。
27、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惑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
28、且君子能受纤微之小嫌,故无变斗之大讼;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终有赫赫之败辱。
29、于是乎不得不寄耳目蠢愚谬妄之通事,词气轻重缓急,转辗传述,失其本指,几何不以小嫌酿大衅!
30、尽管凶手四年之后方才落网,但刘锋精彩的“画像”描述对缩小嫌疑人排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无疑起到了重要作
31、●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