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

爱造句 2年前 (2023-07-27) 经典造句 133 0

三论:sān l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所论三事。《吕氏春秋·应言》:“ 魏王 将入 秦 , 魏敬 谓王曰:‘以 河内 孰与 梁 重?’王曰:‘ 梁 重。’又曰:‘ 梁 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 秦 求 河内 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 魏敬 曰:‘ 河内 三论之下也,身三论之上也。 秦 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 高诱 注:“三论,谓 河内 与 梁 及身也。”2. 《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三国 魏 何晏 《论语集解序》:“故有《鲁论》,有《齐论》。 鲁共王 时尝欲以 孔子 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 齐 鲁 论同。” 邢昺 疏:“此辨三论篇章之异也。”3. 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元畅》:“又善於三论,为学者之宗。”《陈书·徐孝克传》:“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南史·傅縡传》:“ 縡 篤信佛教,从 兴皇寺 慧朗法师 受三论,尽通其学。”

1、在通序大归中,说三论的立义,不出破邪、显正二辙。

2、上官仪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

3、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

4、’大朗即摄山僧朗,是三论宗的宗师。

5、惠观奉高句丽王命令,在宫中讲三论。(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

6、有叙述顿道大圆满实践的《普贤王心髓》;演示渐道大圆满实践的〈大圆满三身自显〉;讲解各种大圆满传承在引导上差异和相同点、直接引导大圆满彻且、脱噶、黑关修道的〈法界明智藏宝库〉;讲解本教九乘次第实践的〈经藏-如意源宝库〉;讲述本教传教历史和伏藏历史的〈嘉言宝库〉;讲解各种修诀要点的尤其他本人净相密意伏藏的〈虚空藏宝库〉;讲解口耳传承密诀的〈气脉亲训〉、《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三论》等等十六部著作。

7、慧灌为高丽学僧,后去日本开三论宗。

8、八不中道是三论宗理论与观行的中心。

9、故第三论义理分齐。

10、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11、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12、[参考资料]《大智度论》卷六十、卷七十四;《法华义疏》卷七;《三论玄疏文义要》卷八。

13、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然朝廷之法,官户等六色役钱,只得支雇役人。

14、先秦诸子散文三论略论先秦中和观的发展

15、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

16、初随真雅、真然学密,后于南都修习三论、法相、华严。

17、对于三转法轮之外的三论宗其他教判,即声闻、菩萨二藏,古来有傍正之论。

18、首先是三论宗方面,有高丽沙门道登,于贞观二年(628)来到长安,继慧灌之后,从嘉祥寺吉藏受传三论幽旨,后赴日本,住元兴寺,畅演空宗(《本朝高僧传》卷七十二)。

19、《三论判谈集》及《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一都判定二藏为判教正意,三转法轮为判教的傍意。

image.png

20、师慧?听《大品》、三论、《楞伽》。

21、宗密判大乘为法相、破相、法性等三宗,法相宗,指以五位百法等建立法相之唯识宗;破相宗,指以四句百非破一切法相之三论宗。

22、我揪下一颗扔到嘴里,又脆又??邓小平文选??线装本全三卷编辑出版感赋一五载京华梦文粹着意编离踪追胜迹翰海经纶笺焕然成一帙字字珠玑传二行年甲子称补遗续征程水墨看新本馨香神纸萦谢云一聊以慰余衷悠悠书路行三论书若论兵百战步鹏程轮蹄趋逐逐揽辔驰纵横幽壑书为桥问鼎自峥嵘甜,我醉了。

23、空宗──三论宗。

24、三论玄义:‘不二之玄门。

25、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

26、其次二谛,是《般若》三论学的骨干。

27、六宗系指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华严、律六宗。六宗家的现任当家组织成“F”,成为了光臣的部下。

28、在其三论??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中,他利

29、新中国伦理学研究三论

30、详称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

31、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出自: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苏辙  

32、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三相。

33、因吉藏之《三论玄义》乃重在判别大小乘,并以十义判当时人所视为大乘之《成实论》为小乘。

34、三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35、三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

36、据此则知三论宗所空的是我性-自性。

37、后受隋炀帝敕命,住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

38、二百三论文介绍了当前电解铝工业生产现状、原理和过程,提出了铝电解槽内速度场对铝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影响的问题。

39、《<周易正义>卷首?第三论三代<易>名》:“案《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

40、该理论的主要三论点是:城市水泥沙漠化,其特殊的热辐射、光辐射和放射性辐射决定城市并非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人的寿命长短、健康状况的好坏与居住地物种数量的多少成正相关;人体血液中缺氧是万病之源。

41、三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42、有叙述顿道大圆满实践的《普贤王心髓》;演示渐道大圆满实践的《大圆满三身自显》;讲解各种大圆满传承在引导上差异和相同点、直接引导大圆满彻且、脱噶、黑关修道的《本性库》;讲解本教九乘次第实践的《如意源库》;讲述本教传教历史和伏藏历史的《历史库》;讲解各种修诀要点的《虚空库》;讲解口耳传承密诀的《气脉亲训》、《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三论》等等十六部著作。

43、对经宗、释宗而言,论宗指依论而立宗旨者,以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为其代表。

44、他的徒弟嘉祥吉藏大师是三论义学的集大成者。六十四岁因讲大乘起信论,需要起信论义记会阅。

45、有人把这三论说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化与具体化。

46、【出处】隋?吉藏《三论玄义》卷下:“《百论》为回邪入正。

47、楚国饮食文化三论

48、《三论玄义》佛书,[隋]吉藏撰。

49、三论宗为拂去众生之有、无等迷见邪执,说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所常用的语词。

50、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

51、另南都三论宗系的永观、真言宗的觉?都是净土思想的提倡者。

52、但是由于三论各书的方便之

53、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

54、一说认为三车中的牛车与门外所赐的大白牛车同一,即三乘中的菩萨乘之外别无一乘法;此乃三论家及法相宗所立,称之为三车家或三乘家。

55、系由三论宗之立场解释观无量寿经。

56、而集其大成,因而开创“三论宗”。

57、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本书主要是以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柳河东集为主,其内容有:卷首;卷一雅诗歌曲;卷二赋;卷三论;卷四仪辩;卷五碑;卷六碑;卷七碑铭;卷八形状;卷九表名揭未;卷十志;卷十一志揭未;卷十二墓表志;卷十三墓志;卷十四对;卷十五开答;卷十六说......等等。

58、嘉祥空”讲的就是三论宗的特点。

59、马克思“三论”即价值论、拜物教理论及历史演进论构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内容。

60、初从兴皇寺法朗学三论,深解密意。

61、曾开讲维摩经,并与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论义。

62、三论宗以高丽僧慧灌为初祖。

63、隋唐“重玄”学派的道经还有佚名著(无上内秘真藏义》4卷,张惠超《道德真经玄疏》4卷,王玄览《玄珠录》2卷,通玄先生撰(道体论),司马承祯(坐忘论),佚名撰,(三论元旨),黎兴、方长著(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

image.png

64、庆善‘三论’,为时学所宗;定善《涅盘》及《毗昙》,亦数当元匠。

65、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出自: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苏辙 

66、先秦诸子散文三论

67、著有《红楼梦人物冲突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金瓶梅人物悲剧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以上二书分获首届、第七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三国演义人物竞争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版),获陕西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社科成果奖;《古代戏剧赏介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获陕西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元明清文学》(《陕西教育》杂志1983年4~9期连载,后收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一书)、《红楼梦》评点本(陕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小说三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68、擅长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著有中论疏十二卷、三论游意义等。

69、列宁再三论证的美国式道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土地国有化。

70、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

71、另外还有“易经与易传”、“礼记述评”、“六家七宗”、“论儒家伦理思想”等几十篇反映其思想观点的重要论文。在晋代研究《般若》就有六家七宗的不同,宋、齐两代,成实、三论诸师谈空也有多种不同,周?因着《三宗论》以评判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