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dǐng zhēn 基本解释:(1) [thimble]∶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做的环形指套,表面有密麻的凹痕,在将缝针顶过衣料时用以保护手指(2) [center]∶车床或磨床上支持工件并使工件围绕它转动的圆锥形金属棒(3) 见“顶真”●详细解释:1. 顶真续麻的省称。《西游记》第六四回:“ 十八公 亦慨然不辞道:‘我却是顶针字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 道:‘我亦体前顶针二句: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参见“ 顶真续麻 ”。2. 谓一个挨着一个。《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赵昂 二年前解粮进京,选了 山西 平阳府 洪洞县 县丞。这个县丞,乃是数一数二的美缺,顶针捱住。”3. 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多用金属材料制成,上面有许多小窝儿,用来抵住针鼻儿,使针易于穿过活计而不至于弄伤手指。 路丁 等《送梳子儿》:“使锥子儿,戴顶针儿,老太太早就花了眼,又戴上老花眼镜子儿。”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这个问 高干大 要袜子,那个问 高干大 要顶针。”★◎ 顶针 dǐngzhēn(1) [thimble]∶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做的环形指套,表面有密麻的凹痕,在将缝针顶过衣料时用以保护手指(2) [center]∶车床或磨床上支持工件并使工件围绕它转动的圆锥形金属棒(3) 见“顶真”★5 关键字 词的顶针 单词的顶针指在语文中,使用同一个字产生同一种意思,而上下传接的修辞技巧。(注二)如:1.<列子·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2.陶潜<桃花源记>:「复前往,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复词的顶针指在语文中,用两个(含)以上的字组成一个意义,而上下传接的修辞技巧。(注二)如:1.佚名<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2.廖枝春<谈兴趣>:「因为兴趣,兴趣引他入胜而已。」 短语的顶针指在语文中,运用同一个短语创造重叠性,而上下传接的修辞技巧。(注二)如:<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句子的顶针指在语文中,运用同一个句子创造重叠性,而上下传接的修辞技巧。(注二)如:<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参考资料(注一) 董季棠着:《修辞析论》,台北:益智书局,1985年11月三版。页385-399。(注二)蔡宗阳着:《应用修辞学》,台北:万卷楼图书,2001年5月初版。页207-215。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顶针英文关键字:thimble ★缝纫时夺在手指上的金属环。环上满布小凹点,用来推针穿布,以免针扎到手。也称为「针箍」、「指沓」。前后接连着。《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这个县丞乃是数一数二的美缺,顶针捱住,赵昂用了若干银子方才谋得。」 所谓顶针,即上句的末字和下句的首字相同,或前段的末句和后段的首句相同,形成上递下接、蝉连而下的修辞法。(注一)目录
1、女成衣回覆说,她的顶针失踪进河里了,她很需要这个顶针,好用它来辅佐丈夫为一家人餬口。
2、我们没有人会忘记他的回答,他脸上挂著微笑,眼睛炯炯有神,他说:如果你拿著一个顶针,请神把它填满
3、他没有架子,他保持他的波希米亚的文件和他的管道和烟草,和他的剪刀和针线及度身订造的顶针。
4、七丈夫:亲爱的,我打算送一件生日礼物给你,它会让你的手指显得更加漂亮。妻子:谢谢!只是别太贵重了,丈夫:不会的,我已经买来了,喏!顶针儿。
5、上帝饶了我吧, ”我拿顶针在汤姆头上使劲敲, “可怜的孩子,可怜的短命孩子。 ”
6、这种花还有很多别名,如仙人铃草、野兔花、剑叶草或巫婆顶针草等。
7、拿这个顶针,把池里的水舀出来,要舀得一滴不剩。
8、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爱老婆不可变。情人节快乐。
9、真是对不起老天爷,我拿顶针敲了汤姆的头,可怜的孩子,我那可怜的短命的孩子啊。
10、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白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对你爱不变。情人节快乐!
11、巧饭制作过程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意味着心灵手巧、能有一门好手艺。
12、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连珠”、“蝉联”、“连环”、“继踵”、“顶针续麻”,是修辞学上的常用辞格之
13、吃到针线、顶针儿的人就意味着心灵手巧、飞龙走凤,能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会被称作巧媳妇,因而称为“敛巧饭”。
14、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
15、在巧饭制作过程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就意味着心灵手巧、飞龙走凤,能有一门好手艺。
16、随后她一只手端起咖啡壶哗哗地给大家倒咖啡,一只手用套在手指上的顶针给身边最近的一个孩子脑袋上一个爆栗,一边说:“我上天入地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
17、记忆中,总会浮现母亲做鞋的情形:母亲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戴上一个闪亮的顶针以后,便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极细的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那晒得软乎乎的,叠得整整齐齐的鞋底。
18、是顶针、冲针类成型加工的利器。
19、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呼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腻的情感:与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令人恋恋难舍。
20、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顶针续麻。
21、公司主要经营:生爪、成型圈、拉钉、研麿机、卡盘顶针、虎钳、铣刀研麿机、钻头研麿机、圆锯机、铣刀、钻头、刀杆、筒夹等产品。
22、奥展公司致力于“特种油剂”的开发已硕果累累,逐步形成以“防锈、润滑、清洗、冷却”为特色的“银晶”牌特效模具长期、中期防锈剂、特效离型剂、清洗剂、顶针油等系列产品。即便如此,国内不少行业在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technology)产业不懈的理论导引下,已经开始着手实施crm,有些“领先一步”的样板企业已经欣赏到了企业盛开的“crm之花”,并期待着迎接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的来临。
23、女主人一把抓起顶针想抓住大拇哥,可他又跳进了布堆里;等女主人抖开布来找他时,他又钻进了桌上的一道裂缝。
24、该产品直接制作扁顶针不翘曲、不变形。
25、梦见在我旁,」中的「梦见」,以及「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中的「他乡」,都是修辞技巧中的「顶针」句法。
26、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27、奥展公司致力于“特种油剂”的开发已硕果累累,逐步形成以“防锈、润滑、清洗、冷却”为特色的“银晶”牌特效模具长期、中期防锈剂、特效离型剂、清洗剂、顶针油等系列产品。即便如此,国内不少行业在信息技术( it ? informationtechnology )产业不懈的理论导引下,已经开始着手实施crm ,有些“领先一步”的样板企业已经欣赏到了企业盛开的“ crm之花” ,并期待着迎接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的来临。
28、还有些歪歪扭扭,像一枚棋子或顶针那样大小,醉眼朦胧的,似乎吃了太多的本地米酒。
29、该场注重科技兴茶,实行茶园标准化管理,茶叶产量高,质量好,单产可达130公斤,研制开发的明前高档绿茶鼓山白云、白毛猴、梅兰春、顶针毫等名茶,多次荣获“福建省优质茶叶”、“福州市名茶”等称号。
30、到了吉时,妇女们开始做“巧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意味着心灵手巧。
31、上帝饶了我吧,”我拿顶针在汤姆头上使劲敲,“可怜的孩子,可怜的短命孩子。”
32、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这群领袖谈论的话题,就只围绕顶针小桶子和大桶子。
33、这些鲜明、恰当、生动的比兴句,还有如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增添了客家山歌亲切、形象、生动的美感,还增添了不少泥香土韵,引人入胜的魅力。
34、最后几句中,“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顶针与叠字修辞并用,以补充说明四方朝贡觐见之众多,渲染武丁中兴事业之成功,也有曲终奏雅、画龙点睛之效。
35、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爱老婆不可变。预祝情人节快乐!
36、在这个过程中,郑树森多次遭遇命悬一线的险情又多次化险为夷,同时,在跌宕起伏的命运转折中,郑树森也结交了几位休戚与共的朋友:流浪汉馒头、一心想当教书先生的刘景臣、白相人唐维特、绰号“和尚”的许步奎、来上海滩寻找父亲的东北女孩谢蕊生。画本里会说:有一个人只会吃馒头,有一个傻子说话结巴,有一个算命的是个瞎子,有一个白相人爱上了一个女人,有一个姑娘会拉手风琴,有一个老家伙,喜欢教人读书写字,有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胆子特别小,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顶针,后来他有了个儿子叫曹操。
37、②承递式,俗称“顶针续麻”,即承递前一逗尾或句尾一音、数音,并加以发挥。
38、只有一个顶针了,”阿丽丝难过地说。
39、我的父亲收藏书籍和与火车相关的物品;我的母亲收藏镇纸和顶针;我的姐姐收集饰针;而我的偏爱则是服装。
40、孤直公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41、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第一、第二章以“王配于京’’顶针勾连,第二、第三章以“成王之孚”顶针勾连,第五、第六章以“受天之祜”顶针勾连,而第四章的末句“昭哉嗣服”与第五章的首句“昭兹来许”意思相同,结构也相同,可视为准顶针勾连。
42、我逐个摸了他的口袋,几个小硬币,一个顶针,还有一些线和大针,一支咬了一头的嚼烟,他那把弯柄的招刀,一个袖珍罗盘,还有一个火绒箱,这就是口袋里面装的全部东西了。
43、如通感、比喻、顶针、拟人、象征、重叠、复沓等。
44、当芯片从所贴的膜上剥离过程中,该产品充当顶针的基座和组件的真空吸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