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

爱造句 2年前 (2023-07-15) 句子大全 121 0

蘧伯玉:qú bó y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春秋 时 卫国 人,名 瑗 。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个求进甚急并善于改过的贤大夫。见《淮南子·原道训》。《论语·宪问》:“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於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终,盖 蘧伯玉 之行也。”★人名。春秋卫国大夫蘧瑗。参见「蘧瑗」条。

1、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

2、一个多月后,返回卫都,寄居在蘧伯玉家。

3、蘧伯玉曰:“善哉问乎!

4、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

5、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

6、蘧伯玉说:“您不用再说了,我明白了。

7、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的。

8、他的夫人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

9、唐代开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10、南子说:这辆车子上坐着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11、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

12、蘧伯玉和宁武子的并称。

13、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君子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

14、后来,史鱼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了过来,嘱咐他说:「我在卫朝做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

15、蘧伯玉之履。

16、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日“寡过轩”,殿中塑蘧伯玉像,稳坐龛中,左、右两书童侍立。

17、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

18、君子哉蘧伯玉!

19、文子语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

20、古人,指春秋卫国的大夫蘧伯玉。

21、《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22、接着返回卫都,进入蘧伯玉家寄居。

23、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24、蘧伯玉曰:“善哉问乎!

25、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26、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27、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

28、走投无路之际,数次投奔蘧伯玉。

29、蘧伯玉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与日俱新,何尝不是年初时认为是对的而年终时又转过来认为是错的,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又不是五十九岁时认为是错的。

30、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

31、蘧伯玉,信君子矣,不若史鱼之直谏君之言也。

32、唐朝开元三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五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33、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数次投奔蘧伯玉。

34、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

35、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36、注[二]论论蘧伯玉名瑗,?大夫也。

37、’夫人曰:‘此蘧伯玉也。《论语?卫灵公》:“君子哉蘧伯玉!

38、蘧伯玉名瑗,伯玉乃其字。

39、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40、蘧伯玉(1)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

41、卫灵公差了个人去问,原来果然是蘧伯玉。

42、蘧伯玉答道:“当然是楚国。

image.png

43、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44、建有春秋卫大夫蘧伯玉故里蘧公祠。

45、『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46、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

47、《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

48、南子曰:此蘧伯玉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