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管:tóngguǎn 基本解释:[red-tubewritingbrush]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详细解释: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一说指乐器。见高亨《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余冠英《诗经选译》。《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李贤注:“彤管,赤管笔也。”2.指女子文墨之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三闺秀时代相近,并有功是书。彤管清徽,一时鼎峙,韵矣哉!”3.指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后用为在朝任官之典。《晋书·夏侯湛传》:“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明何景明《田子行》:“我持彤管双凤翎,浮沉帝傍近紫庭。”4.指画笔。明唐寅《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彤管tóngguǎn[red-tubewritingbrush]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一种红管的笔。古代皇宫内的女史,以此记录后妃的事蹟。以红色表赤心公正。《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赤管大笔。后指在朝任官。《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入阊阖,蹑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醉醒石.第一四回》:「徒然殒遘渎,彤管愧莫收。」画笔。明.唐寅〈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1、背面刻字“玉壶冰清”、“清标彤管”、“瑶池雪白”。
2、语本《诗?邶风?静女》:“彤管有炜。
3、书若静女,草则束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4、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人侍翠幄,出簪彤管,弗克负荷,播越遐荒,与琨周旋,接事终始,是以仰慕三臣在昔之义,谨陈本末,冒以上闻,仰希圣朝曲赐哀察。
5、《诗?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6、彤管贻训,清芬靡忒。
7、语本《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8、她们用一种彤管的红色毛笔,专门记录皇帝和他的女人们的性生活,称为彤史。
9、坤德既轨,彤管有炜。
10、煌煌彤管,千载遗芳。
11、彤管清徽,一时鼎峙,韵矣哉!
12、况香奁标美,有如钓饵甜甜,彤管飞声,不啻溪桃片片。
13、明唐寅《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14、《水浒传》第一回:“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所著书有《卤簿记》、《彤管懿范》、《天书仪制》、《圣祖事迹》、《翊圣真君传》、《五岳广闻记》、《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
15、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16、出言有章,彤管有光。
17、之懿范,亦无愧于彤管矣。
18、陶逸之只觉唇间有咸涩的味道,是自己的泪,还是姚青缃的眼泪?明徐渭《宴集翠光岩》诗:“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缃。
19、理由便是“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
20、《九川行》:“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21、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
22、因为彤管所记录的都是有一定德行的女人,所以后来也经常
23、贲翟车而焕采,宠命?承;?彤管而扬徽,遗型益永。
2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25、【左传?定九年】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
26、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7、象设空悬,彤管之清芬可挹,龙文叠沛,紫庭之矩?长存。
28、张天植不服,自陈说:“孤踪殊遇,臣男已蒙荫,富贵自有,不必中式。”《晋书?刘琨传》:“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
29、清陆以?《冷庐杂识?<子衿>非淫诗》:“岂有椒壁之宠,而写诸彤管者乎。
30、李善注引毛苌《诗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女史不记其过,其罪杀。
31、参阅《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传。
32、宋刘?《故尚宫吴氏可赠安定郡夫人制》:“早服贯鱼之序,端习彤管之训。
33、《五经?要义》:“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34、谓德锺下,锡祉与寿,宜君子家室,且贻芳于彤管,乃未笄而天,命也夫!
35、《宫闺诗史》,分《正》、《邪》二集,同时以“昭明彤管,刊落淫哇,览者尚其志焉”为纂辑目的。
36、贻:《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37、梁国子博士清河崔恩,撰《三礼义宗》,有后夫人进御之说。”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38、明何景明《田子行》:“我持彤管双凤翎,浮沉帝傍近紫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