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奉:zhīfè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敬奉。《北齐书·祖珽传》:“遂深自结纳,曲相祗奉。”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釐哀忧,俾克依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降阶祗奉。”★敬奉。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祗奉君上,而全妻子乎?」《晋书.卷七.成帝纪》:「以袛奉袓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
1、自公卿已下,虽历践清地,曾未祗奉天?,以承下问,郁塞正路,偷安幸门。
2、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降阶祗奉。
3、百祗奉迎,我后安厝。
4、以祗奉祖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
5、今使音奉皇帝玺绶,王其陟帝位,无逆朕命,以祗奉天心焉。
6、皇上祗奉慈闱于此。
7、揖客:揖是古代的拱手礼,揖客指只行揖而不下拜的客人。”笄者答:“XX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
8、废立疏》:“令祗奉国妃,如国初之待李成桂者,亦皇上不怒之威也。
9、令祗奉国妃,如国初之待李成桂者,亦皇上不怒之威也。
10、惟王,国之至亲,作?于外,不能祗奉王度,表率宗室,而谋于奸邪,乃与太尉王凌、兖州刺史令狐愚构通逆谋,图危社稷,有悖忒之心,无忠孝之意。如至圣祝文为:“维某年岁次,某干支、某月某干支朔月几日某干支某官、某等敢昭告于至圣先师孔子曰惟: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礼斋粢盛庶品祗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
11、期间,时常出现以“信杯”卜数阴阳,众人争夺“信杯”回家祗奉,以图大吉大利的民俗。
12、王敬弘传》:“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
13、《北齐书?祖?传》:“遂深自结纳,曲相祗奉。
14、圣朝遵古,知吾名品,或有追远之恩,虽是经国恒典,在吾无应致此,脱有赠官,慎勿祗奉。
15、公曰:“尔言不验,殊惭祗奉。
16、沈约《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诗》曰:“川祗奉寿,河宗相礼。
17、惟王,国之至亲,作?于外,不能祗奉王度,表率宗室,而谋于奸邪,乃与太尉王凌、兖州刺史令狐愚构通逆谋,图危社稷,有悖忒之心,无忠孝之意。
18、祗奉此恩,职惟事理。
19、太武帝死后,文成帝修复佛法,下《修复佛法诏》:“夫为帝王者,必祗奉明灵,显彰仁道……朕承洪绪,君临万邦,思述先志,以隆斯道。
20、宋苏轼《回列郡守?启》:“祗奉诏恩,出临边寄,愧非才之难强,托馀庇以少安。
21、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
22、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23、辄祗奉前诏,部分诸军,遣王赞率陈午等将兵诣项,龚行天罚。
24、祗奉宗庙,永言孝思。
25、'朕将祗奉先师之礼,以谘有德。
26、生降阶祗奉。
27、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哀忧,俾克依据。
28、朕以薄德,祗奉灵命,思播远猷,光融今绪,是以亲巡朔野,抚宁藩服。
29、接着是曾孙祭祀田祖,祭祀四方神,牺牲粢盛恭敬祗奉,肃穆虔诚,为黎民为国祚祈福求佑。
30、百官有司,其祗奉胤子,以答天休。
31、祗奉殷勤,相从数十里,约以同宿。
32、六月己巳,诏曰:“朕以冲昧,夙纂宝历,不能祗奉上灵,感延和气,致令炎旱频岁,嘉雨弗洽,百稼焦萎,晚种未下,将成灾年,秋稔莫觊。
33、笄者答:“XX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
34、足以祗奉觉圣,足以导迎景贶,特名曰:大崇教寺。
35、祗奉园寝,肃恭灵命,越在哀茕,聿追孝敬。
36、如至圣祝文为:“维某年岁次,某干支、某月某干支朔月几日某干支某官、某等敢昭告于至圣先师孔子曰惟: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礼斋粢盛庶品祗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
37、幼主稚弱,夙纂宝历,曾是宗?,莫克祗奉。
38、汉灵帝熹平六年》:“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
39、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
40、今祗奉职业,虽官赋浩稂,以情谕民,争先输未已也。
41、袁可立上疏道:“亦当令其退避待罪,朝廷徐颁赦罪之诏,令其祗奉国祀,如国初所以待李成桂者,此又不得已之权也。
42、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哀忧,俾克依据。
43、唐韩愈《顺宗实录五》:“?王氏?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沈约《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诗》曰:“川祗奉寿,河宗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