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顿北渐

爱造句 2年前 (2023-07-09) 经典造句 56 0

南顿北渐:nándùnběijiàn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禅宗的两个宗派。一派主张顿悟,是为南宗;一派主张渐修,是为北宗。《景德传灯录·弘忍禅师》:“大师在蘄州东山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禪宗本有南北之号也。”参见“南北宗”、“南能北秀”。

1、」,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

2、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

3、禅直指人心为顿门,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

4、德清对于顿悟与渐修关系的识见,使禅宗佛教的顿渐实修工夫论具有新的内涵,从而全面超越了以往局限于证悟过程而论的南顿北渐之争,并为明末佛教界重新审视顿悟渐修问题,以及某种程序上更为重要的如来禅与祖师禅会同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视野

5、其禅法宗《般若》为顿门,神秀在北方,其禅法宗《楞伽》为渐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

6、其禅法宗《般若》为渐门,神秀在北方,其禅法宗《楞伽》为渐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

7、明末丛林尊宿基于既贵见地之悟明亦重行履之落实的整合趋向,既然强调实证实修,那么对于佛教修行传统中的六度万行,就完全有必要得到重视,并进而重新审视禅史上的南顿北渐之诤。

8、从历史上看,中国禅宗对于悟修关系问题一直甚为关注,唐代禅宗影响深远的南顿北渐之争,即为一个显例。

9、唐代禅学的南顿北渐是指顿悟与渐悟,为两种不同的觉悟方式和觉悟过程,即时间的快慢、过程的长短而言。

10、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南宗画崇尚士气、尚质朴、重笔墨,而北宗画则是画工画,重功力、重形似;南北宗论强调文人画概念,并梳理其宗派体系。

11、这种差别通常被概括为“南顿北渐”。

12、两者的争论即指“南顿北渐”之争。

13、其惠能法师一系,在惠能法师寂後菏泽神会出而论定是非,指出达摩宗的正统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惠能,并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不知惠能之顿悟,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

14、其中习禅的篇幅较多,禅宗各派重要人物除云门宗创立者文偃外,皆有专传;禅宗内部斗争事迹,如“南顿北渐”之争等,亦不加隐讳。

image.png

15、南顿北渐一词,就根据这个典故沿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