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爱造句 10个月前 (06-28) 句子大全 43 0

寒食:hánsh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周的旧制。汉刘向《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介之推死事无关;晋陆翽《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介之推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元仙村人《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吴兰修《黄竹子传》:“临行,﹝竹子﹞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真孃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明张煌言《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郁达夫《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宋洪迈《容斋三笔·介推寒食》、清袁枚,《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晋陆翽《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晋孙楚《祭介子推文》:“太原咸奉介君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晋文公时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国哀悼,于是乃定是日禁火寒食。因介之推有龙蛇歌,故亦称为「龙歌节」。 △冷节、寒节★约在清明前一、二日。参见「寒食节」条。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二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王禹偁〈寒食〉诗:「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可怜。」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1、另外,诗中四个“不”(“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字所表达的否定语气,也给全诗带来压抑、滞闷的氛围。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

2、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

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

4、;所以,张藉在一首《北邙行》中写道:“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树上”。

5、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

6、现在到祁县旅游,不仅可以领略晋商文化,还可置身梨花之海,看梨花雨、闻满园香。宋梅尧臣《再至洛中寒食》诗:“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鞯,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

7、宋林逋《山中寒食》诗:“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

8、从春季的“祈蚕”(“芳时寒食近,风雨鹁鸪知。

9、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为保护绿树,该改改插柳枝的习俗了。

10、宋周邦彦《应天长?寒食》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满春色。

11、寒食更风流”则是全篇点睛之笔

12、如果说,观《兰亭序》,悟其“畅叙幽情”的从容神态;读《祭侄稿》,恸其“抚念摧切”的悲愤心境;临《寒食帖》,在其“雨势来不已”中,隐含作者一任自然从意适便的情怀。

13、金元好问《纪子正杏园燕集》诗:“今年寒食好天色,晓气郁郁含芳津。

14、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15、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16、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7、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18、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江上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19、歌管酬寒食”一句总结全天的赏游活动。

20、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

21、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22、此词写西湖寒食时节游人盛况。

23、清明节气来踏青,赏花观景好心情;植树成林好遮荫,美化环境一份力;寒食日里吃鸡蛋破壳重生好前景;清明节里放风筝,赶走晦气来好运

2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5、元柳贯《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诗:“故园梨雪想缤纷,月下有樽谁独捧。

26、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就是寒食祭。

27、空蒙度寒食,红翠展芳菲

28、第五章从总体上概括了宋代之前上巳、寒食、清明节的流传地域并分析了关于这几个节日的文学中体现的地域差异

29、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隆重节日。

30、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31、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如今清明节上坟的习俗较普遍。

32、再往后,又有人注意到《旧唐书?玄宗本纪》里“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的记载,便以寒食扫墓始于盛唐玄宗时作为定论,如《湖广志书》称:“墓祭,士庶不令庙祭,宜许上墓,自唐明皇始。

33、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34、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35、祭先烈,苍柏含翠风拂岗;敬前贤,青松吐绿水流长;山低昂,万谷呜咽声浩荡;雨飘扬,千语悲泣凝惆怅;过寒食,杯中薄酒浸细壤。清明节,祭祖祈平安!

36、《林?寒食》诗:“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

37、其实,寒食是上古遗风,原与介之推没有关系。

38、最爱清明寒食节,木棉未絮柳绵飘”。

39、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40、⑤禁城百五:据传,冬至节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清明始以榆火燃薪。

41、寒食天气,依旧断云零雨

42、【幺】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

43、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44、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45、【示例】宋?苏轼《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莫逆之契,义等于天伦;不腆之辞,意勤于地主。

46、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47、唐王维《寒食汜上作》诗:“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48、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49、宠柳娇花(一作莺)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50、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中国各地。

51、人们因此说他“沐甚雨,栉疾风”、“身体偏枯,手足胼胝”。》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52、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53、寒食何人陈麦饭,暮猿终古不胜哀。

54、《刘后村寿词浅论??兼谈后村与贾似道的关系》,《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

55、以寒食,乞过家上冢,许之,且命赋《寒食还家上冢诗》。

56、⒂寒食句:谓时令已到清明,早开的花全雕谢了,见不到春天的景象。

57、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吾州城市芝山寺,为禁烟游赏之地,寺僧欲建华严阁,请予作《劝缘疏》,其末联云:‘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

58、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

59、换头三句写当年寒食之邂逅。

60、《黄竹子传》:“若得了侬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真娘墓一吊,薄命人死无恨耳。

61、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剂,而之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必须以食冷食来散热而得名。

62、寒食节、清明节不过是统治者用国家命令的形式强化了,并流传下来。

63、清厉鹗《寒食同少穆初观城南》诗:“熟食例多泼火雨,江吐微云?村坞。

64、【功能主治】服寒食散发动,积年不解,不能食,羸瘦欲死者。《魏书?太宗纪》:“初,帝素服寒食散,频年动发,不堪万机

65、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66、寒食节即来源于此。

67、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68、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69、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