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妙

爱造句 2年前 (2023-05-20) 经典造句 80 0

高妙:gāomiào 基本解释:[masterly;ingenious]形容事物佳美绝妙;高明巧妙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蜘蛛》●详细解释:1.美善之至。汉刘向《说苑·善说》:“臣之所能令悲者,有先贵而后贱,先富而后贫者也;不若身材高妙,适遭暴乱无道之主,妄加不道之理焉。”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汉朝又悬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二曰通经学,三曰法令,四曰刚毅多略。”2.指技艺高超。《北史·姚僧垣传》:“僧垣医术高妙,为当时所推。”元耶律楚材《<苗彦实琴谱>序》:“公善於琴事,为当今第一。尝游於京师士大夫间,皆服其高妙。”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一:“更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妙的医疗技术。”3.高才妙手。《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李善注引汉桓谭《新论·本造》:“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4.借指朝贵。《文选·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於高妙,復敛翼於故枝。”吕向注:“高妙,谓朝之贵者。言不能追参朝贵,復如鸟之歛翼,栖轩於故林。”宋范成大《胡长文给事挽词》:“结綬参高妙,垂绅侍邃清。”5.高明巧妙。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与中国人》:“这在中国恰好相反,正认为高妙的文雅而表示绝艺的地方。”★◎高妙gāomiào[masterly;ingenious]形容事物佳美绝妙;高明巧妙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蜘蛛》★高超绝妙。【造句】这篇文章体气高妙,确是佳作。★形容事物绝佳美妙。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形容技术精湛神妙。《北史.卷九○.艺术传下.姚僧垣传》:「僧垣医术高妙,为当时所推。」

1、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但见其一泻千里,委曲详尽。

2、十一首令人回味再三的失意旋律,藉由编曲大师─屠颖之手,散发极简秀丽气息,高妙编写典雅工丽,绝佳演绎,化悠扬琴声为柳舒花放。

3、画中奥妙无穷,涵蕴着大自然界变化中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神趣。”清初朱彝尊云:“《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

4、《孽海花》第六回:“江知县道:‘是一班粤西来的跑马卖解的,里头有两个云南的苗女,走绳的技术,非常高妙,能在绳上腾踏纵跳,演出各种把戏。②画面中上部,即墓主人头上前方,有一只硕大的鸟引颈张喙,双足一前一后作腾踏迈进、探爪攫拿状,翅膀伸展,一对尾羽上翘至头部,整个动势向前飞扑。

5、1875年,在这部诗集重版时,戈蒂耶在集中增加了一首结论式的诗,题为《艺术》,大意如此:人间的一切都是过目烟云,昙花一现,只有艺术是永恒的;连天上的神明都会灭亡,可是高妙的诗句永垂千古,比青铜更为坚硬。

6、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

7、郭平《古琴丛炎》曰:“古琴指法的变化有这样一种倾向:早期琴谱更注重右手的丰富,而明清琴谱更重左手取韵的变化。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

8、shān shuǐyùnㄕㄢㄕㄨㄟˇㄧㄨㄣ?山水韵(山水韵)指高妙的琴曲。

9、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10、这一仗给敌人打击最大,老百姓轰传得也越发厉害,都说新四军的计策高妙,打仗能干……

11、后因以“梁尘飞”形容歌曲高妙动人。后和梁尘成为挚交。

12、白雪阳春:古曲名,一种高妙的歌曲。

13、诗歌所承载的真善美的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当代中学生成长必需的精神营养。

14、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15、有人专心爱我,懂透了天主的事情,能甫高妙的道理。

16、这是以悲怀解放思想的最高妙境

17、通过美的三个层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布依族情歌语言清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味到布依族崇尚“朴质真纯,自然高妙”的审美价值观念。

18、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简媜

19、大者道勋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

20、’)至‘北斗横天月将落’、‘朱唇玉面灯前出’,语特高妙。

21、然后是在大街上邂逅的梅香与陈靖,陈靖还想继续戏弄梅香,反被吃一堑、长一智的梅香狠踩了一脚,两人不打不相识,成了朋友。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

22、当然,这些记载和传闻不免有此过誉,但碧落碑的书法之娴熟,功力之精深,确实是高妙而非凡的。

23、五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简媜 

24、传》:“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大者道动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

25、潘岳写哀不仅感情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内容,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婉转曲折,高妙绝伦。

26、文章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高妙艺术手段,表达出高贵的情感。

27、松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曰:“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大者道动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

28、雪睡了夜有一个白色的枕头,寒风吹亮了月光,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于坚1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简媜1在2002年,一个有关波斯尼亚战争的辛酸且悲喜交集的故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

29、高妙空洞,不切实际的议论。

30、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他的高妙处。

31、成语举例:冯翊郡开国公鱼朝恩,温良恭俭,宽柔简廉,长才博达,敏识高妙。

32、宋代黄庭坚称赞刘禹锡的竹枝词说:「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

33、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执简驭繁,手法是十分高妙的。

34、说若人造塔,或大或小,“其状高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

35、其中,听觉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高妙境界之一。

36、优秀的文人画家,不但坚持高妙的情趣,而且完全掌握笔墨的技巧,他们既是真正的文人,亦是真正的画家。

37、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38、时间多么迅捷,青春的高妙窃贼。

39、北京工商银行华威路分理处主任高妙英说,一些街头小报热衷于渲染歌星、影星的奢华派头,毕竟离市民日常生活太远了。

40、的根本智、根本法,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大自在、大解脱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的无所不能、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妙境地。

41、这就是作为一朝状元抒写怀人词的精深高妙之处。

42、诗才横溢,落笔数千言;道法高妙,乘杖十余春。

43、其父杨韵(仲玉)亦善书画,长于摹古,所作山水如轻云澹月,自然高妙,盖居于鸳湖之滨,烟云供养故也。

44、花与叶的层次、位置、穿插、向背,繁而不乱,显示出高妙的匠意。

45、气韵潇洒,烟林清旷,笔势颖脱,墨情精绝,高妙入神,古今一人,真画家百世师也。

46、艺人名称:高妙思

47、后因以“梁尘飞”形容歌曲高妙动人。

48、【出处】唐?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圆深,因于示灭,空悲鹤林

49、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在取象与造境上匠心独运,技法高妙。 

50、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51、然而,其高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把各种不同种类、空间和时间的事物,编织成完整的、真实的、逻辑的梦幻事件。

52、此联意蕴高妙超凡的境界,即:“云游于九天之外白云上,驻脚在三山之内五岳间。

53、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

54、少林僧兵盛达两千时,武技日益高妙,击法日渐出奇。

55、善画山水,格力高妙,兼善画石。

56、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57、读者们义愤填膺,不肯相信,认为那距离马丁的高妙水平太远,不是他的作品,而是那杂志拙劣的仿作,再不然就是马丁伊登学大仲马,在成功的高峰期请枪手代庖的。

58、博学笃志、明礼诚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十六字新中精神,激励着新中人一路追寻,一路高歌!高妙添校长在前四任班子创业的基础上,带领新一届班子,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全面+特长,优质+高效”的办学特色,熔冶“惜时、勤勉、崇实、创新”的校风,铸炼“尊师、乐学、励志、图强”的学风,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筑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59、作者这样“是耶非耶”地用笔,实在高妙。”呜呼,是耶非耶?

60、从艺术上说,吴伟业诗歌超越元白长庆体的这种“情韵”“风华”之美是刻意修饰而成的,而且一些七言歌行中用典过多,缺少自然天成之趣,连吴伟业自己也说:“镂金错彩,未到古人自然高妙之极地”,这是其作品的一个严重不足。

61、这是他的高妙之处,也是他突破原有创作模式,树立个性的成功之处。

62、入行,同期有郭峰、庄文清、高妙思、苏杏璇、甘国亮等。

63、我国古代诗论,特别推重诗的“情中景”、“景中情”,《将仲子》所创造的,正是这种情中见景的高妙诗境。

64、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65、纵逸飞动,神趣高妙。

66、’”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下》:“李诚之才致高妙,守边有威信。

67、小高落笔高妙,名不虚得也。

68、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

69、高谈阔论”可指空泛地大发议论,也可指言谈高妙;“高谈雄辩”都不能。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