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

爱造句 2年前 (2023-05-11) 经典造句 155 0

先妣:xiān bǐ 基本解释:(1) [deceased mother] 先祖之母;亡母先妣尝一至。——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先妣抚之。●详细解释:1. 亡母。《荀子·大略》:“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唐 韩愈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铭》:“公先妣, 渤海 李氏 ,赠 渤海郡 太君。”参见“ 先考 ”。2. 先祖之母。《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郑玄 注:“先妣, 姜嫄 也。是 周 之先母也。”★◎ 先妣 xiānbǐ(1) [deceased mother] 先祖之母;亡母先妣尝一至。——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先妣抚之。★称已故的母亲。 △先母、先慈★称谓:(1) 称已故的母亲。《荀子.大略》:「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唐.韩愈〈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公先妣渤海李氏,赠渤海郡太君。」也称为「先母」、「先慈」。(2) 称先祖之母。《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1、清张惠言《先妣事略》:“比日?,乃贳贷得米,为粥而食。

2、【仪礼?士昏礼】?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3、勖帅以敬,先妣之嗣。

4、《石崖先生传略》:“先妣有心痛疾,举发则弥旬不瘳。

5、先妣史氏生子五人:长男荣,次男温,三男琼,四男增。

6、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7、先妣:亡母。

8、先妣周孺人(2),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9、景德三年(1006)十月十二日,闻先妣真定县太君哀讣,靖泣血京师。

10、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

11、惟我先考先妣,既改葬于台洲之十三年,小子国藩,始克表于墓道。

12、《追赠祭文》:“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

13、(光绪壬辰,曾侍先妣往游可园,其水木明瑟,花树犹繁,长廊数十间,缘山坡而起,旧制尚不改,可念也。

image.png

14、清顾炎武《先妣忌日》诗:“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忌日思。

15、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于此,大家看到的吴敬恒所题“先妣毛太君之墓”即是。

16、龙兴寺现存碑刻十余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最具书法艺术价值的是唐代的小篆《碧落碑》,该碑系唐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韩王元嘉四子李训、谊、谌、撰为其先妣房太妃造祈福,在碧落观雕刻一大道天尊像而得名。

17、一百勉励和引导她恭敬从事,以嗣续我们先妣的美德。

18、代表作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女二二圹志》等。

19、林纾《先妣事略》:“纾适家横山,距江三里,飞弹蚩然,日夜从屋上过。

20、念(11)自七岁时,先妣(12)殁,遂来依姊氏。

21、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见树楼记》、《女二二圹志》等等

22、余以先妣[3]素敬释氏,奉其一于航中以归。

23、又《汉书?郊祀志》云:“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地。

24、后曾被人誉为“明文第一”的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

25、阳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大字。

26、传说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

27、妣祖:先妣、先祖,统指祖先。

28、“先妣”。

29、殷代从先妣特祭和兄终弟及的人数有限看,是分了嫡庶的,是子以母贵的。

30、先妣尝一至。先妣抚之甚厚。

31、的剥离,露出了几个歪曲而稚拙的文字:先妣方玫之墓,孝男杜少川立。

32、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33、《周礼?春官?大司乐》中“享先妣”在“享先祖”之先。

34、昔我先妣,晖曜休光。

35、书有“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母称先妣)”。

36、书有“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母称先妣)”。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

37、早丧先妣,思百常情。

38、乳二世(18),先妣抚之甚厚(19)。

39、因而至今仍留有先妣遗训:“哪里有栗树,就可以在那里住下来”。

40、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一:“明清兄弟儿时,先妣制道服。

41、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

42、[3]先妣:已故世的母亲。

43、室西连于中闺(20),先妣尝一至。

44、该《杂录》还记载说慈禧称呼其父亲为“先考惠二太爷”,其母为“先妣惠二老太太”,足见惠征在家行二。

45、父亡,起笔写“先父”或“显考”、“先考”;母亡,写“先母”或“显妣”、“先妣”。

46、墓,墓碑中刻“先妣,陈太夫人墓”,下款署“民国三十五年”。

47、祖母指“六五”,古时有祭祀先妣,亦即祭祀先祖的母亲的祈福礼仪。汉代学者郑玄的解释,确实是“先妣,姜?也”,“先祖谓先王先公”。

48、勉率妇道以敬其为先妣之嗣也。

49、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先妣乃枢密公之侄,而枢密夫人亦先人诸姑。

50、清顾炎武《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王季之墓见水啮,宣尼封防遭甚雨。

51、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

52、先妣倾丧,方痛苦号呼。

53、纲先妣卫国夫人为公女兄

54、旧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记其事曰:“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从祀,并于坛位次布席以祀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