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灵:yíl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谓留下灵验。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昔在有德,罔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唐徐安贞《让皇帝哀册文》:“兹冢嗣之谦德,迨遗灵而受命。”2.指前贤的神灵。唐卢照邻《文翁讲堂》诗:“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宋欧阳修《樊侯庙灾记》:“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清吴廷桢《观潮》诗:“水犀强弩千雕翎,欲寻断鏃扬遗灵。”3.指被遗忘的神灵。明唐顺之《重修瓜州镇龙祠记》:“於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於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
1、仁敬去世后,他在庐山的弟子智联闻耗赶往南昌奔丧,吊唁遗灵,哀痛旬日。
2、遂使三乘奥义,?于千载之下;十力遗灵,?于万里之外。
3、俾?于许,世祚遗灵。
4、此源于《周易》的乾卦,倒数第三爻为九三,卦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赖祖宗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5、昔在有德,罔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6、数月余日,或遏一货玉老翁曰:“近得虢州药铺卞老书云:“有玉杵臼货之。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捧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
7、本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
8、赖祖宗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9、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捧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
10、宋欧阳修《樊侯庙灾记》:“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11、功盖世,何处见遗灵。
12、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明唐顺之《重修瓜州镇龙祠记》:“於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於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
13、他指着一句说明文字纠正说:“释迦牟尼遗灵”,“遗灵”不对,应是释迦牟尼“灵骨”。
14、时神遗灵艾一柱,蒜二十枚曰: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
15、伯乐既没,山水遗灵川之侣。
16、【示例】宋?张耒《明道杂志》:“?赵周干《梅诗》?霜女遗灵长著素,玉妃馀恨结成酸。
17、清吴廷桢《观潮》诗:“水犀强弩千雕翎,欲寻断镞扬遗灵。
18、唐徐安贞《让皇帝哀册文》:“兹冢嗣之谦德,迨遗灵而受命。
19、时神遗灵艾一炷。
20、有史书载:此洞系“浮丘、王、郭三真人驻道、修真、遗灵之所”。
21、唐卢照邻《文翁讲堂》诗:“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22、张敏叔云:“但令陶令长为主,莫遗灵芰错认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