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材:yàn cá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可作砚台的石料。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巖石皆有黄臕,如玉之瓜篓也。胞络黄臕凿去,方见砚材,世所谓子石也。”
1、徽州是歙砚的故乡,这里有丰富的砚材资源及大量的传世古砚可供观摩研究。
2、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
3、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
4、故历朝虽有探采其所得砚材必定了了,由此可见黑山之红丝石藏量。
5、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
6、岩洞内石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其中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择其优者作砚材,质优之青石还带有火捺。
7、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
8、砚材选用上等水波罗纹石,石纹恰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看似不平,以手抚之,平滑润泽。
9、故历朝虽有探采其所得砚材必定了了,由此可见黑山红丝石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