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韩:shēnh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史记·李斯列传》:“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脩商君之法。”《后汉书·酷吏传·樊晔》:“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清姚鼐《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政竝褒召杜,道必闭申韩。”2.借指酷法。清谭嗣同《仁学》三七:“自秦垂暴法,於会稽刻石,宋儒煬之,妄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瞽説,直於家施申韩,闺闥为岸狱。”★申,申不害。韩,韩非。申不害与韩非都是战国时代精通刑名法术的学者,同为法家代表人物,故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及其学说。《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樊晔传》:「政严猛,好申韩法。」
1、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不本法之所由生,而专己之残心。
2、诸葛丞相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各一道。
3、甚至认为“东国之秘语,西方之至文,《离骚》、班、马之篇,陶、谢、柳、杜之诗,下至稗官小说,宋元名人之曲”,“申韩之书”等,“肌臂理分,时出新意”。
4、明焦?《焦氏笔乘?史公权衡》:“又如列孔子於世家,老子於列传,而且与申韩相埒,亦曷尝先黄老而后六经哉!
5、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城郭坏沮,?积漂流。
6、时有劾枚扰驿需索供应者,命陈大文察访,白其诬,且言枚尽心赈务,特诏褒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
7、清谭嗣同《仁学》三七:“是何不幸为妇人,乃为人申韩之,岸狱之!
8、《老庄申韩论》:“吾闻之汉文、景矣,其终远于圣人之治而不能合者,老庄乱之也,然而心犹人之心,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
9、《孔明为后主写管子申韩六韬》:“独儒家者流,泛滥而靡所适从。
10、《新唐书?魏徵传》:“且暇豫而言,皆敦尚孔老;至於威怒,则专法申韩。
11、晋元帝对王导的镇之以静、“宁使网漏吞舟”的扶植纵容门阀势力的政策深为反感,一反“本诸家传礼来久”的儒学家族传统,而“用申韩以救世”,奉行“以法御下”的方针。
12、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不本法之所由生,而专己之残心。
13、清谭嗣同《仁学》三七:“直於室家施申韩,闺闼为岸狱,是何不幸而为妇人,乃为人申韩之,岸狱之。
14、申韩各家中引诗《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15、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人把“著名”当成廉价的高帽到处乱送;而某些亟待出名者,或奔走人际关系,或制造荒唐之言,竟也名声大噪!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言其书“皆空语无事实”,《庄子》作者自己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来表达思想。
16、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言其书“皆空语无事实”,《庄子》作者自己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来表达思想。
17、清王夫之《老庄申韩论》:“有人於此,匹夫蹶然而怒,其可杀邪?
18、出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9、司马睿对王导的镇之以静、“宁使网漏吞舟”的扶植纵容门阀势力的政策深为反感,一反“本诸家传礼来久”的儒学家族传统,而“用申韩以救世”,奉行“以法御下”的方针。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