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裳:jiǎn ch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揭衣;用手提起衣裳。蹇,通“ 褰 ”。《庄子·山木》:“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楚辞·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濡足。” 洪兴祖 补注:“蹇,盖读若褰,谓抠衣也。”《镜花缘》第四十回:“太后因《内则》有‘不涉不撅’之训,盖言妇人不因涉水则不蹇裳,是妇女之体,最宜掩密,其尸骸尤不可暴露。”
1、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步,执弹而留之。
2、与鳌鱼潭上之濯缨亭相对,南宋建有“双溪阁”,后人因难以蹇裳,复筑双溪桥于阁下,方三春积雨时,波澜弥漫,津涯浩荡,士女登濯缨亭观涨者,相属于道,景曰“双溪春涨”。
3、【丙午春日同柴巨公游龙门】蹇裳蹑石磴,缓步入高云。
4、晋曹毗《黄帝赞诗》:“仪辔洒长风,蹇裳蹑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