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约

爱造句 2年前 (2023-03-06) 经典造句 281 0

幽约:yōu yu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隐约。 清 张惠言 《<词选>序》:“其缘情造端,兴乎微言……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2. 幽雅婉约。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玉田(张炎 )崇四家词,黜 柳(柳永 )以进 史(史达祖 ),盖以 梅溪(史达祖 )声韵鏗訇,幽约可讽,独於律未精细。”3. 幽雅的约会。 元 陈高 《送陆有章》诗:“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1、谭献在《箧中词》卷五中谓“此词殊怨”,而在怨情的表达方面,幽约宛转,固为显示女性色彩的怨词。

2、此一意境,幻想层出,温柔旖旎而又幽约窈眇,不但刻画出伊人精神,而且写出树亦含情。

3、③泌(bì):泌:“泌”与“密”同,均为男女幽约之地,在山边曰密,在水边曰泌,故泌水为一般的河流,而非确指

4、第二日,沈浪与白飞飞幽约,柔情无限

5、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一个新的世界

6、清人张惠言在《词选》的序中说,词是“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7、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玉田(张炎)崇四家词,黜柳(柳永)以进史(史达祖),盖以梅溪(史达祖)声韵铿訇,幽约可讽,独於律未精细。这样,张惠言把词的正格规定为一种通过比兴手法表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讲究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

8、幽约怨悱(匪fěi):指情感上的隐忧郁结。

9、《醉春风?幽约》词:“?步挑?烬,珠斗斜还整。

10、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1、其缘情造端(6),兴于微言(7),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8)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9)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10)以喻其致(11)。

12、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

13、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4、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15、却以“比兴”?“讽谕”的观点释温庭筠?韦庄词?认为它们表现了“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词选序》)?恐未免流于穿凿附会。

16、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17、元陈高《送陆有章》诗:“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18、白云”两句,把山中的云霭,写得闪烁不定,飘渺幽约,诗的意境阔大雄浑,但又有一种空明变幻的样态。

19、谓幽约微妙。

20、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image.png

21、清张惠言《<词选>序》:“其缘情造端,兴乎微言……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22、他引《说文》“意内而言外”一语来说明词的含义原是要求有深厚的寄托,它的内容应当是“道贤人君子幽约怨剧不能自言之情”,它的艺术应当是“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因此词也就能够“与诗赋之流而同类而讽诵了”。

23、归梦”以写相思,“湖边”乃词人与情侣幽约之地,梦归湖边,一片湖光如镜,幻境恍惚,没有寻到情侣,反而迷失了离魂的归路,传达出词人一片失落的怅惘。

24、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

image.png

25、本应为佛门清净之地的寺庙被描写成藏污纳垢之所,不仅其中的僧人淫乱,世俗男女的密期幽约也多于寺庙中进行。

26、更小隐,寻幽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