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租:guān z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政府征收的租税。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宋 范成大 《冬舂行》诗:“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元史·武宗纪》:“ 江 浙 饥,中书省臣言:‘请令本省官租,於九月先输三分之一,以备賑给。’”
1、惟当倍益官租,以给军粮之半,复以系官荒田、牧马草地量数付之,令其自耕,则百姓免失业之艰,而官司不必为厉民之事矣。
2、官租不入,京兆尹韦澳械其庄吏。
3、可是天灾人祸双双而至,水灾旱灾,官租私债,把桑农剥夺得一无所有。
4、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不胜:承担不了。于时城内珍宝委积,弘策申勒部曲,秋毫无犯。
5、这两句诗是说,“杜陵叟”在大荒之年,遇上这样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理,只好忍痛把家中仅有的几棵桑树典当出去,可是仍然不够缴纳“官租”,迫不得已,再把赖以为生的土地卖了来纳税完粮。
6、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