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痴

爱造句 3年前 (2023-02-04) 新词造句 220 0

狂痴:kuáng c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狂痴 ”。1.癫狂痴呆。亦指癫狂痴呆的人。 汉 陆贾 《新语·慎微》:“视之无优游之容,听之无仁义之辞,忽忽若狂痴,推之不往,引之不来。”《汉书·韦玄成传》:“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 汉 蔡琰 《悲愤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清 郑燮 《骨董》诗:“钩深索远求,到老如狂痴。”2. 愚鲁无知。用为谦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命与不遇,未遭可为之事;性与不惠,復无垂范之言。兀兀狂痴,行近四十。”见“ 狂痴 ”。

1、今子独坏形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而不宣。臣闻恭陵火处,比有光曜,明此天灾,非人之咎。

2、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3、积念发狂痴:末二句言忧念极深至于发狂。

4、病因病机1、病因(一)原发病因1)、禀赋不足:禀赋素虚,心胸狭隘,患得患失,遇有意志不遂则由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而发病.2)、情志内伤:忧思郁结,气郁不行,气滞湿郁,痰气交结上蒙清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蒙蔽心神脑窍均可发为本病.正如《证治要诀?癫狂》说:“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3)、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膏粱,一方面化生痰浊,内伏于心;另一方面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浊内盛,或与气滞相结,阻蔽神明,或直接蒙塞心窍而发为本病.(二)继发病因1、气滞:平素多愁善感,情志不畅;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郁日久,则致气滞血瘀或痰气互结,阻闭心窍,使神明受累而发病.2、痰结:《景岳全书?癫狂痴呆》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长期忧思郁怒,使气机不畅,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以致气郁痰结;或因脾气虚弱,清浊不分,浊阴蕴结成痰,则为气虚痰结.无论气郁痰结或气虚痰结,总由“痰迷心窍”而病癫证.(三)诱发因素:情志失节,所愿不遂,突受惊恐以及其它剧烈的七情过极的刺激,均可诱发癫病.2、病机(一)发病:起病多缓慢,渐进发展.(二)病位:本病病位在肝、脾、心。

5、冷云,柘人,字流溪,烟尘,号狂痴道人,山中醉客。

6、我仰起头看着顶上的美景,不觉痴迷。我为你疯狂痴迷神魂颠倒

7、他们同样疯狂痴迷于甜腻的流行音乐和电视通俗剧,但却缺乏个人志向,社会技能,甚至自我意识

8、往常时狂痴③,险犯着笞杖徙流罪④,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⑤。”宋苏轼《次韵刘贡父省上》:“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骢响月题。

9、蒲氏狂痴招尤,孤愤著书,正是时代使然。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