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杖

爱造句 3年前 (2023-01-21) 新词造句 227 0

制杖:zhì zh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哀杖。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今人乃为制杖,同之於父。”2. 刑杖。《隋书·刑法志》:“其制鞭制杖,法鞭法杖,自非特詔,皆不得用。”

1、风俗,遂为制杖(7),同之于父。

2、宋高承《事物纪原?律令刑罚?杖制》:“旧制杖皆削节目,常行杖大头二分七?,小头一分七?,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半,皆长三尺五寸。

3、1958年,汉墓出土过两柄这样的鸠杖,鸠杖下部木制杖身早已炭化无存,而头部的斑鸠雕像由于有漆膜保护,历经1800多年仍旧光亮如新。

4、⑥筇:竹名,宜制杖,故又

5、1与《新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景德初年,提点河北路刑狱陈纲上书请制杖罪,并且提议增设十五斤重的枷为三等。

6、后来人们途经剑门关,都仿孔明采木制杖,登山助行,“孔明杖”由此而得名,世代相传。

7、三十卷,中有《愆礼篇》,大意指责当时的人为师制杖,但他们的老师都是有权势声望的人,结果有的人亲属死了不服丧,却为师服丧,由此世风不正。

8、筇竹可制杖,故称。

9、《隋书?刑法志》:“其制鞭制杖,法鞭法杖,自非特诏,皆不得用。

10、《金史?刑志》:“时制杖罪至百,则臀、背分决。

11、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为庶母、诸父丧,则制杖。

12、古产奇木?灵寿木,质坚,宜以制杖,皇家多以此杖赐赠大臣勋戚,以示尊崇,灵寿因此而得名。

image.png

13、为庶母、诸父丧,则制杖。

14、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

15、而制炼“药金”、“药银”的方技也被称为“丹阳术”),先是“制杖子法”,“杖子”又称“骨头”、“赤毛”、“茆”等,即用“开通钱”炼成“赤铜”。

16、灵寿,古产奇木--灵寿木,质坚,宜以制杖,皇家多以此杖赐赠大臣勋戚,以示尊崇,灵寿因此而得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