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苦

爱造句 3年前 (2023-01-01) 经典造句 242 0

四苦:sìk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佛教以生、老、病、死为四苦。见《大乘义章》三。2.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其竹则二箭殊叶,四苦齐味。”自注:“四苦,青苦、白苦、紫苦、黄苦。”这是说苦笋的外壳虽然颜色不同,但苦味是一样的。

1、按佛教教义,凡人都要经生、老、病、死的苦难,但若皈依佛门潜心向佛,修到了罗汉或金刚的地位,便可以到西夭极乐世界去,永远不再被生、老、病、死四苦折腾,所以凡有佛教建筑的地方大都有罗汉堂一殿,只是大小规模不同,有18罗汉、也有500罗汉、800罗汉。

2、华亭一中在县委、县政府办“大教育”的思路指引下,以“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为办学理念,以“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两抓一促”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四苦”精神,聘任中层领导,发挥“责任下移、分层管理”层级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改革求突破,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抓质量,为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次说闻法有五功德,施主有五功德,施心宜平等,三业以意行为重,生死等四苦难免,十恶报剧,为波斯匿王释十恶梦等,共九经。

4、老为四苦(生、老、病、死)之一,是佛家的看法。

5、四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6、过患谛,又作患谛、苦实,即苦谛之理,指诸有漏果,实满四苦八苦等过患。

image.png

7、所谓四苦四圣谛五圣行八正道十二因缘,二十八什么,五十阴魔,一百零八什么什么的。

8、〖示例〗虽祖~,再四苦留,亦不之顾。

9、周四累,想想同事老前辈;周四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周四烦,看看光荣榜上的老模范;周四恼,想想钞票有多好;周四难,读读短信笑开颜;周四到了,愿你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来朝霞艳。

10、四苦相菩萨修慈忍时。

11、即释迦牟尼未出家时,从迦毗罗城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而决意出家之事缘。

12、然而,后四苦:爱别离,恨不能,求不得,憎相聚到是让人真正见到地狱的好办法。

13、一百四苦读一日,吃过晚饭,只觉无聊得很,便出了家门,信步南行,经福严寺、南台寺、望岳山庄,来到了白龙潭,俯视碧水生烟,领略清风拂面,心下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14、此生死之苦痛,佛教将之列为四苦或八苦之一。

15、四苦很自然村隶属于古登乡亚碧罗村委会,属于半山区。

16、在人间投生,除了上述四苦外,还有求不得苦、受别离苦、怨憎会苦及五取蕴苦。

17、这“四苦”都需要医生帮忙解弭。

18、佛家认为,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

image.png

19、『莲师补处无畏众生怙,三四苦逢具相多罗尊,甚深伏藏虚空藏门启,结缘接引妙拂德山中!

20、宋人真德秀提到种田“四苦”,其中的“始耕之苦”和“立苗之苦”都与移栽有关,特别是所谓“立苗之苦”:“燠气将炎,农兴以出,伛偻如豚,至夕乃休,泥涂被体,热烁湿蒸,百亩告青”,指的就是插秧。

21、苦谛,审实世间四苦、八苦等之相,乃实苦而不虚之真谛。

22、所由乞敛,四苦也。

23、《论许浑诗中的佛教“四苦”之叹》,《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归纳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

24、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

25、四苦荞凉粉为灵丘风味小吃,吃起来滑润爽口,略苦、具有特色,久负盛名。

26、四苦智苦即逼迫之义。

27、“苦谛”:人间约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是最平等,没有人能逃避的,还有“爱别离苦”,越喜欢的人,偏偏要别离。

28、主要成分有玉米、豆粕、青糠、四苦粉、鱼粉等配制。

29、佛家以生老病死为四苦,这样写,从诗人自己来说,是感慨世事无常;对文及来说,则如同有解脱意。

30、蒲松龄撰有《塾师四苦》、《学究自嘲》、《教书词》、《先生论》和戏《闹馆》,生动地反映了塾师的地位和日常生活。

31、?母四苦??耶?背?苦架,向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