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guǎn kuī lǐ cè基本解释:[take a narrow view of sth;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bamboo tube and measure the sea with a calabash——restricted in vision and shallow in understanding] 管中视天,以瓢量海水,喻眼光狭小,见识不广或不自量力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红楼梦》三十六回●详细解释:汉 东方朔 《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后因以“管窥蠡测”比喻眼界狭小,见识短浅。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一耳目之管窥蠡测,又焉得徧观而尽识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凡人全集,各有精神,必通观之,方可定去取,倘捃摭一二,并非其人应选之诗,管窥蠡测,一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知愤激之词,不免狂戇僭越之罪,且管窥蠡测,亦难免举长畧短,蹈舍己芸人之讥。”★◎ 管窥蠡测 guǎnkuī-lícè[take a narrow view of sth;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bamboo tube and measure the sea with a calabash——restricted in vision and shallow in understanding] 管中视天,以瓢量海水,喻眼光狭小,见识不广或不自量力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红楼梦》三十六回★用管窥天,以蠡测海。语本《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锺岂能通其条贯?」比喻所见狭小。《四游记.东游记.第一回》:「又思自用师心,终非实际;管窥蠡测,终乏大观。」 ★05.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四》:「凡人全集,各有精神,必通观之,方可定去取;倘捃摭一二,并非其人应选之诗,管窥蠡测,一病也。」★04.《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02.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三.幔亭遇仙录》:「而诸儒以管窥蠡测,拘拘然指一字为褒贬,岂圣人之心乎?」★01.明.张纶《林泉随笔》:「一耳目之管窥蠡测,又焉得遍观而尽识也?」★ 释义 蠡,用瓠瓜做成的水瓢。「管窥蠡测」是指透过管子看天,用水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陋狭窄。语本《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管中窥豹」、「以管窥天」。典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1>之用乐毅2>,秦3>之任李斯4>,郦食其5>之下齐6>,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闚天7>,以蠡测海8>,以莛撞钟9>」,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注解〕(1) 燕: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北、辽宁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2) 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昭王时拜为上将军,率领燕、赵、楚、韩、魏五国兵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封昌国君。昭王死,惠王使骑劫代其职位,毅奔赵,封为望诸君,后卒于赵。(3) 秦: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约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孝公时定都咸阳,得商鞅变法图强,积极东侵。惠王时重用张仪,以连横政策离间六国。昭襄王用范雎采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4) 李斯:?~公元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人。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后受秦始皇重用,入秦为相。秦统一天下后,主张废封建,定郡县,行禁书令,统一文字。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5) 郦食其:号广野君,生卒年不详。陈留高阳人,秦末辩士。曾谒刘邦,说陈留,又说齐,下七十余城。及韩信袭齐,齐以为受骗,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6) 齐: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位于今山东省一带。传至战国时,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7) 以筦闚天:透过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窥」。(8) 以蠡测海:用水瓢测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9) 以莛撞钟:用草茎去敲钟。莛,音ㄊ|ㄥˊ,草茎。典故说明汉武帝时,有个名叫东方朔的年轻人。为人诙谐幽默,性格豪迈,对事直言不讳,武帝非常喜欢他。他对自己有很高的期许,认为读圣贤书,应被重用而对国家有所贡献。于是上书皇帝,陈述自己对国家政事的意见,但却没有受到重视,因而写下〈答客难〉。文中假设客人问他,既然自己博学又机智,为何不能像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有那样崇高的地位?他回答时代不同了,彼一时,此一时也。战国时代各国竞争激烈,读书人可凭本事施展抱负。但现在汉朝统一天下,有固定的人事体系,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况自己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意思是说自己眼界狭小,见识短浅,能力纤弱,哪有资格表达意见呢?东方朔以反话的方式,抒发自己的不平与无奈。后来「管窥蠡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见识浅陋狭窄。书证
1、我对这事果然了解得不透澈,难怪你会说我是管窥蠡测。
4、评论作品最忌片面,因为易陷於管窥蠡测之嫌。
5、天文学博大精深,若只用星相来解释,难免管窥蠡测之憾。
6、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若要以有限见识无限,也只是管窥蠡测,耗精费神而已。
7、他们不曾说明,这是我的管窥蠡测。
8、现在的判断只是管窥蠡测,要想掌握整个案情,还得深入的调查才行。
9、在新世纪新阶段,笔者对王稼祥外交思想的管窥蠡测,是为了进一步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我们党和国家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10、师父若不露上两手,终是开不了这些管窥蠡测之徒的眼界,难以叫他们知道何谓真本事。
11、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採信!
12、我们万不可凭管窥蠡测的调查了解,就下结论和发议论。
13、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若要以有限见识无限,也只是管窥蠡测,耗精费神而已。
14、在新世纪新阶段,笔者对王稼祥外交思想的管窥蠡测,是为了进一步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我们党和国家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15、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再说我对法阵的研究刚刚入门,看也看不懂,只能等到将来对法阵更加熟悉了,或许才能管窥蠡测。
16、评论作品最忌片面,因为易陷于管窥蠡测之嫌。
17、我们万不可凭管窥蠡测的调查了解,就下结论和发议论。
18、一百零在新世纪新阶段,笔者对王稼祥外交思想的管窥蠡测,是为了进一步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我们党和国家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19、探讨问题要广搜资料,多请教专家,才能免于管窥蠡测之讥。
20、君安爰谋付剞劂,为天下谈命者,立至当不易之准,而一切影响游移管窥蠡测之智,俱可以不惑。
21、人所以会有偏见,常常是因着固执,管窥蠡测,以为自己的所知所见,就是人生的真相。
22、那掩关自守者有之;将那精微所在深自秘惜,学子皆不得见;功力所限;对拳理精意管窥蠡测者有之,以此类孔见为据修炼则误已,倘竟以此传授则误人;于拳理懵然不知者亦有之,却说玄弄虚,言不及义,则更是贻害无穷。
23、谈判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会严重影响每一笔国际贸易的成交,因为参加洽谈的任何一方自然都愿意使用自己管窥蠡测的语言。
24、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采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