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遗类:wú yí lè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不留一人。《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尝攻 襄城 , 襄城 无遗类,皆阬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赝书》:“﹝ 孙富平 ﹞云:‘此曹为谋,险毒至此,非尽芟之无遗类,祸不止也。’”参见“ 无噍类 ”。
1、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
2、之兵,邀其走路,使无遗类矣。
3、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4、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
5、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遗类矣。
6、高祖本纪》:“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7、秀实谓海宾等曰:“?之来,吾党无遗类矣!
8、如陛下幸能杀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届时李姓子孙,无遗类也!
9、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10、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清唐甄《潜书?远谏》:“父子兄弟,死亡无遗类。
11、时文宁为梁相,怜其少,执义,又曹氏无遗类,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讽之。
12、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之,诸所过无不残灭。4、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傈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13、世辅父母亲族在延安者,金人杀之无遗类。
14、吴、会士卒皆云:“去年吾辈父兄从帝征者,当全盛之时,犹死亡大半,骸骨不归;今天下已罢敝,是行也,吾属其无遗类矣。
15、可怜十族无遗类,且喜千秋有烈风。
16、使陛下万岁后,王得志,妾属无遗类。
17、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18、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
19、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
20、志勤私谓武皇曰:“事急矣,如至五鼓,吾属无遗类矣,可速行!
21、王师既克,诛之无遗类。
22、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23、若祖宗以来此刑尝用,则绍圣权臣当国之时,士大夫无遗类久矣。
24、这引起了阴皇后的嫉妒,发狠道:“他日我若得志,必使邓氏再无遗类!
25、吴王至富贵也,举事不当,身死丹徒,头足异处,子孙无遗类①。
26、开成四年,沧州节度使刘约上言:“王稷为李全略所杀,家无遗类。
27、宋孔平仲《续世说?术解》:“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即杀戮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