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妇:lǎnf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蟋蟀﹞幽州人谓之趣织……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是也。”后因以“懒妇”为蟋蟀的别名。宋杨万里《张功文索余近诗余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题七字》:“自笑吟秋如懒妇,可能击鼓和冯夷。”一本作“嬾妇”。嬾婦:1.蟋蟀的别名。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蟋蟀在堂》:“﹝蟋蟀﹞一名蛬,一名蜻蛚,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趣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趣织鸣,嬾妇惊’是也。”后以“嬾妇”为蟋蟀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一云济南呼为懒妇。”宋杨万里《张功父索余近诗余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题七字》诗:“自笑唫秋如嬾妇,可能击鼓和冯夷。”原注:“蟋蟀也,见《古今注》。”一本作“懒妇”。2.兽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兽》:“嬾妇,如山猪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机轴织絍之器掛田所,则不復近。”
1、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诗疏不可不阅,诗材最多,其载谚语,如‘络纬鸣,懒妇惊’之类,尤宜入诗用。
2、清车以遵《蟋蟀》诗:“那能惊懒妇,秋士但增悲。
3、「佛教器名」花田纪事一曰:“阅佛经,有馋灯,初不解,查为?鱼,即懒妇鱼也。
4、里语曰:趣织(即促织)鸣,懒妇惊。
5、似此恨人惊未已,去他懒妇间无?。
6、明杨慎《丹铅续录?馋灯》:“?鱼,即懒妇鱼也,多膏,以为灯,照酒食则明,照纺绩则暗,佛经谓之馋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