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zhǔ kǎo 基本解释:(1) [be in charge of an examination]∶主持考试(2) [chief examiner]∶主持考试的人(3) [the Grand Examiner who preside over the examinations for the 3rd or 5th degree]∶主考官●详细解释:1. 主持考试。 明 陆深 《科场条贯》:“ 永乐 十五年,两京始命翰林春坊官主考。”《明史·选举志二》:“ 成化 十五年,御史 许进 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2. 指主考官。《明史·选举志二》:“主考,乡、会试俱二人。”《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3. 泛指主持考试的人。★◎ 主考 zhǔkǎo(1) [be in charge of an examination]∶主持考试(2) [chief examiner]∶主持考试的人(3) [the Grand Examiner who preside over the examinations for the 3rd or 5th degree]∶主考官★主持考试。如:「今年的高等考试由他主考。」《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职官名。明清时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试的人。《明史.卷七○.选举志二》:「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现今主考已是将到京了,我们怎还不去?」
1、九这是一种主考人喜欢抓住的粗心错误。
2、奎说,熊迁弼先中万历某科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弃武就文,又中万历丁酉(二十五年,1597)湖广乡试第一名,明年登进士。(九)每遇直省文武乡试、会试、殿试时充主考官、读卷官;顺天乡试,掌院学士充正、副主考、侍读、侍讲以下担任考官。
3、醉人的维港景致,中心偌大的流线型屋顶和宏伟落地玻璃窗幕为国际盛事添上独特姿采。走进面试室,见到九名主考员围坐在偌大的半圆形桌子后面,其中三人为剑桥大学的教授。在接
4、任随苦苦哀求主考官就是不准吴琛再进考场。
5、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代表论文有《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历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学评论2005.2)、《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文学评论2006.5)、《朝华已披夕秀方振??楚辞学的形成因由和发展态势》(文学评论2009.5)、《元代散曲“嘲讽屈原”通论》(文学遗产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学遗产2007.4)、《〈楚辞?天问〉“顾兔”考》(文学遗产2009.6)。
6、,由主考、监临、学政内外帘官和新科举人参加。
7、他那有礼貌的态度就先给面试主考官留下了好印象。这个主考官看上去很严肃。
8、他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乔治赫斯特的儿子,他意识到他父亲接受加利福尼亚北部的一份叫旧金山主考官的报纸的印刷来清偿赌债。
9、杨方立深为座主(会试主考)、著名学者长州(今苏州市)沈归愚先生所器重,彼此论诗有“针芥之契”(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故以针芥相投,比喻性情契合,交往密切)。
10、典试委员由考试院提请国民政府简派,典试委员长由主考官兼任。
11、主考大人问道:“听说你不仅识文断字,还熟读孔孟,满腹经纶。
12、乾隆二十年,吴鸿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
13、主考官见此少年器宇不凡,便问道:“能成篇乎?
14、我继续往前开着。过了一会儿,主考人砰砰地敲了起来。
15、最难堪的场面,就是当主考官语带不屑地挑你毛病时,而往往还会演变成群起攻之的局面。
16、主考人须评阅150份试卷
17、此时此刻的翟凤翥,身在山川秀美的风水宝地,坐在“石堤画槛,即完且丽”的红鹤楼上,有人说闻喜城南如砚,香峰如笔,澜塔如墨,书院学子在古曲沃这张纸上心情放飞希望和理想,因而成为晋之旧都的“文脉”,这文脉成为闻喜人民的“生命印记”,被后人传承下来,从红鹤楼和回澜塔始建的1630年起,28年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是翟凤翥重建楼塔的1658年,秋试戊戌科孙承恩榜(主考大人),闻喜就出了崔尔仰(邱村人),宁世旋(裴村人),赵宪鼎(行村人)和王钟灵(东姚村人)一科四进士,这在中国科举史上也是很少有的。
18、年7月,戴季陶在南京主持第一届高等考试,担任主考官兼典试委员长,亲自主持命题。
19、是次考试后来由于主考官程敏政和考生唐寅、徐经涉嫌鬻题舞弊而成为明代历史上一次受人关注的会试。
20、此处借指奉皇帝钦命出任贡举主考官。
21、主考官:顺便问一句,你结婚了吗?
22、谒正主考(汤金钊),则又曰:“尔与我朱卷刻本,我未见尔文也。
23、这个高度原创的答案激怒了主考官,结果该学生考试不及格。
24、主考人必须清楚地提出他的问题。
25、一百四投考者们考得不很理想,但主考官竭尽全力让尽可能多的人通过。
26、清朝李调元,在两江主考完毕动身回京时,州内大小官员在十里长亭设宴,为他送行。
27、左宗棠不但奏请简派考官,他自己更是以陕甘总督的身份亲临贡院并落座督考。普通文官考试的主考官由国民政府简派,高等文官考试的主考官由国民政府特派。
28、一百七一群求职者排队等待面试,结果每位求职者都惨遭修理,灰眉土脸地从主考官办公室出来。
29、主考人的分工
30、1903年春,成都机械学堂招生,何鲁报名参考,作文一气呵成,口试应对如流,主考为之惊讶,即出一上联要何鲁应对:“童子鸿不因人热,”何鲁应声对曰:“学生鲁当以名扬。
31、主考选州贡法,仿儒学制,宣和二年(1120)罢废。
32、主考时,文武并重,纠正了重文轻武,武科人才得不到选拔的时弊。
33、凡乡试、会试,主考官亲属弟子,不许入试。
34、考差是清代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
35、事实上,在路考时,一个小情报就是跟主考官多聊天。
36、主考官阅卷发现文章奇拔,推荐给皇帝;法若真由此被任命为内翰林。
37、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甘肃正主考等职。
38、我把试卷交给主考老师。
39、任主考官兼典试委员长,典试委员有陈大齐、刘光华、张默君、胡仁源、饶炎、谢健、黄序?、冒广生、陈长蘅、黄镇磬、戴修骏、黄慕松诸氏,襄试处正副处长为邵元冲翼如、王
40、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史进功以白银200两行贿主考,捐得小登科。
41、他在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畏落第和杀身危险,直揭当朝弊政,试卷中有“武衰国耗”等语,主考看了“相顾错愕”,为其担心,但皆认为其必将是位敢杀身报国的节烈忠臣,击节相道“为子庆,为国家得人庆”京都学子争相抄录其文章名句,一时“名高郢中,纸贵洛下”。
42、皇帝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新进士的恩门,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成了天子门生,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只能是皇帝了。
43、主考官:阿莉森,请告诉我你做什么工作。
44、二百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45、主考人对我的表现想必是满意的。
46、你待会儿回答主考官问题时,态度要从容不迫。
47、本次选拔考试的主考、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邱德群告诉记者,在省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出现了一些空缺的职位,海南省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选拔补充,对于副厅级职位原则上都要进行公开的考试选拔,处级以下职位则推行竞争上岗。
48、主考赞道:“此神童也!
49、主考官:我是爱德华?斯诺,人事部经理。你叫什么名字呢
50、(271页)虽然俞正燮参加此次考试详情已不得而知,为何落榜也没有说法,但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他曾去拜谒过主持上一年江南乡试的主考官,也是这次会试主考官之一的汤金钊,了解到自己当年中举的一些内情。
51、一连的表演项目全都符合条令规定,主考官满意地打了满分,刘世清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52、调查雇主公司的工作网络、背景等,并尝试找出面试主考官的姓名及职位。
53、在接获雇主委托招聘的职位空缺时,就业主任会就该份工作的要求,在众登记求职者中进行选配,然后引荐最合适的求职者供雇主考虑。
54、每月一官考,分月由大吏来主考。
55、康熙年间,曾任主考官,所选拔都一时秀士。
56、他脚下利落,步伐迅捷,快步流星走去,片刻到了费彬三位主考的房门外,伸手敲了敲门,等候里面发话。
57、主考官设“鹿鸣宴”宴请众位举人,于慎行以未奉父命辞谢,在当时传为佳话。举人于乡试取中满周甲之期,再逢足科乡试,经奏准得赴为新科举人所设之鹿鸣宴。
58、中进士,历任云南省乡试主考、贵州学政、资政大夫、弼德院枢秘长等职。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政务部长兼议政大臣,并被封为忠勇新王。
59、主考官将去贡院的时候,达官贵人可以向他推荐人才,称为“公荐”。
60、主考人员刷掉了一半应试者
61、主考官:你的资历文凭齐全,我们会给你留个位置。
62、丁卯江南乡试,正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赵晋,榜发解元刘捷,苏郡中试,者13人,外多中扬州盐商子弟,舆论喧哗,试子多认为是科考官受贿通关节。升署江北提督,位置空缺,载涛、良弼等年轻亲贵想
63、她的主考官补充说,她理应把车子停下来,和这位身上湿答答、在公车站牌等车的男子互相说明状况。
64、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
65、时间一到,主考人员宣布笔试开始,应试者开始解答试题。
66、他在位时广收历代古物、书画,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令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任米芾为书画学博士,赐画院画家佩带金紫鱼袋;任宋子房为主考官,用科举办法选拔画家,这一切客观上对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7、如果我对主考官的问题没有任何想法怎麽办
68、在usc的考试是有两个主考官的十五分钟的口语测试。
69、学校怂恿他使用污油,并且掩盖研究中的缺陷,为此,在外聘的主考人前,他的答辩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