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筵:jǐny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美盛的筵席。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哀洛篇》:“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唐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宋张先《更漏子》词:“锦筵红,罗幕翠,侍燕美人姝丽。”6ey
1、勺园建在南湖边上,勺园主人十分好客,生活也是十分奢华,欢声笑语,临水的台阁上歌舞欢腾,“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云韶乐》有玉磬四?,琴、瑟、筑、箫、篪、?、跋膝、笙、竽皆一,登歌四人,分立堂上下,童子五人,绣衣执金莲花以导,舞者三百人,阶下设锦筵,遇内宴乃奏。
2、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阁风吹笑语来。
3、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阁风吹笑语来。
4、南朝梁简文帝《七励》:“中宿锦筵,长廊周密。
5、卧对锦筵和乐待君浓。
6、南朝梁简文帝《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珑玉殿虚。
7、唐天宝年间,诗人常非月有一首《咏谈容娘》诗:“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8、这些诗作常常写到动人的鼓声,如:“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柘枝》初出鼓声招”;“大鼓当风舞《拓枝》”等等:充分证明“拓枝舞”是在鼓声伴奏下出场、起舞的,其舞蹈必然具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风格健朗的特点。
9、《代陈思王<京洛篇>》:“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10、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唐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11、罗幕翠,锦筵红。
12、唐崔珏《和人听歌》之二:“红脸初分翠黛愁,锦筵歌板拍清秋。
13、唐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14、唐白居易《柘枝妓》诗:“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15、《代陈思王哀洛篇》:“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16、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17、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18、起首两句为场面描写,写的是锦筵铺红,罗幕垂碧,同时为下边美人出场暗设衬托。
19、舞筵又叫锦筵,唐代出现的用来表演歌舞的台子,筑于水池之中,四周有矮栏杆,没有顶盖,中间铺有华美的地毯。
20、锦筵是舞台陈设,而一举手、一翻身两个动作,则暗示了这位女角色艺双绝,惹人怜爱。
21、可知剧中女角好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同情“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22、词:“锦筵红,罗幕翠,侍燕美人姝丽。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