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豆:mǎd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亦称“马沙”。籽粒形大的豆,如蚕豆之类。晋崔豹《古今注·草木》:“马豆一名马沙,似虎豆而小,实大如指,亦可食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四月大豆通言蚕豆,广东曰马豆,四川谓之胡豆。”2.喂马用的豆料。清蒲松龄《十六日与如皋令》:“弟稔知非老寅臺本意,故敢敬函復尘,伏惟电烛,且留意焉,庶张长史之马豆,不致填圉人之谿壑耳。”3.云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云实》。
2、伏连问此豆因何而得,妻对向于食马豆中分减充用,伏连大怒,典马、掌食之人并加杖罚,积年赐物,藏在别库,遣侍婢一人专掌管?。
3、善界画,寸马豆人,须眉毕现。
4、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
5、癸卯秋八月,一通事牧马豆田中,戴逐出之;通事怒,以马策乱捶而死。
6、从1987年起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中毒病的研究工作,先后对疯草中毒、醉马草中毒、狼毒中毒、牛心朴子中毒、牧马豆中毒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学术成就、创新成果及其学术价值。
7、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Hance)Keng),又名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8、菜豆、多花菜豆、利马豆、金甲豆、赤豆、豇豆、绿豆、扁豆、大豆、丁发草,接种能侵染吉豆、豌豆、玉米。
9、以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牧马豆生物碱注射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