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条:pān tiá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攀引或攀折枝条。《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宋 苏轼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1、倚杖斜阳尽,攀条宿雨收。
2、众人捧着相机或手机围着花树团团转,端端然一树繁花下,必然少了一种折花簪发的放肆了,亦难有“攀条摘香花,言是欢气息”的美好感受。
3、诗腰瘦损刘郎,记立马攀条,倚阑横笛。
4、若夫命名取义之思,托物兴怀之则;感风木而遥企,或攀条而太息;啄其实者、?雏有仪世之祥,食其叶者、獬?有触邪之直;庇广厦以念民依,承遗庥而效臣职;问教掌之芳型,示冬官而作式;才人借是以抽思,孝子因之而动色;笼瑞霭于江关,现卿云于南国:盖惟斯树之与斯亭,庶足以征君子之德。
5、①“记得”句:攀条:意为折柳。
6、攀条奚复恸,庄叟让椿年。
7、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