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异

爱造句 3年前 (2022-10-01) 经典造句 88 0

讹异:é 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讹异 ”。亦作“ 讹异 ”。讹误差异。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第三分:“ 唐 李復言 作《续玄怪録》,亦详载此事,盖当时已为人所艷称。至 宋 ,遂稍讹异。”一本作“譌异”。 陈垣 《<史讳举例>序》:“第四,因避讳而生之讹异。”

1、至旧本字句,往往讹异。

2、殆传闻讹异欤?

3、至以斗木为蟹,故其性最弱静而安闲,非獬豸之獬,亦足订星家之讹异。

4、然钱曾《读书敏求记》载元至正间夏颐钞本,已作云烟,则讹异已久矣。

5、按舆图,台湾之东有大冈山,当即木冈及大目降山,字音讹异耳。

6、’是知《公羊》传写讹异,非灼然可据者。

7、矧讹异轻重,或有异同,再而详悉可为尽善。

8、以《昭陵六马图赞》或以为太宗御撰,或以为殷仲容撰,或以为欧阳询书,或以为殷仲容书,赵?诸家,辗转讹异。

9、二人俱相距不远,而所记名字、爵里不同,殆与《旧唐书》称房乔字元龄,《新唐书》称房元龄字乔者,同一讹异?近人王明将此书与《云笈七?》卷七十三之《金丹金碧潜通诀》相校读,“校读之下,仅有讹异之文,无出入之句”。

10、今并考校姓名,删除讹异,不使与此集相乱,庶几不失其真焉。

image.png

11、然彝尊注曰,未见,恐传闻讹异也。

12、其中名姓之错互,篇章字句之讹异,虽不能免,而於诸本之误甲为乙,考证订者亦复不少。

13、陈垣《<史讳举例>序》:“第四,因避讳而生之讹异。

14、其间《经》文讹异,冯嗣京所校正者,如《?风》“终然允臧”,“然”误“焉”。

15、又《传》文讹异,陈启源所校正者,《召南?驺虞篇》“?,牝豕也”,“牝”误“牡”。

16、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17、《要录》於诸书讹异,多随事辨正。

18、盖慎与晋均未见《文溪全集》,故有此辗转讹异也。

19、亦作“讹异”。

20、至宋,遂稍讹异。

21、若夫情尚分流,堤防之仁是弃;浇讹异术,洙泗之风斯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