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

爱造句 3年前 (2022-09-21) 词语造句 130 0

弭兵:mǐ b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平息战事;停止战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晋 楚 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 宋 陆游 《南唐书·元宗纪》:“及 福州 、 湖南丧师,知攻取之难,始议弭兵务农。” 明 钱嶪 《悯黎咏》:“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飢。”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近来虽有人高唱弭兵,高唱非战,然而唱者自唱,争者自争。”★平息战争。 【造句】弭兵之盟 ★平息战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许。」

1、正对天狼星而有光,古人以为主弭兵盗。

2、再岁召还,言:“求名义以息兵,莫若因建储而肆赦,借殊常之恩,为弭兵之名,因行赦宥,大霈德泽。

3、在这种形势下,弭兵之议随之而起。

4、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5、川军混战,文发起“四川民众弭兵后援会”赴京请愿。“弭兵”(休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

6、向戍弭兵,《春秋》所惩。

7、子重为缓衰败之势,欲与晋国弭兵,平分霸权

8、又如公元前564年的“弭兵之盟”,参加的有14国之多。

9、弭兵大会由晋、楚两国联合发起,共有晋、楚、鲁、宋、蔡、卫、陈、郑、曹十国代表出席。

10、明钱?《悯黎咏》:“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11、弭兵(平息战争)。

12、弭兵之会”后,大国争霸战争的焦点由中原转向东南。

13、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

14、发表《商鞅》、《弭兵难》、《书汉以来革政之狱》等。

15、后来,羽颉促成晋平公参加了第二次“弭兵结盟”大会。

16、赵武派使臣往齐,递交弭兵之国书

17、祠内有苏东坡所写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名碑,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

18、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戌倡议弭兵,奔走于晋国执政赵武和楚国令尹子木之间,使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蔡、曹、许、邾、滕等十四国于宋召开弭兵大会。

19、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

20、弭兵”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1、诸侯皆表示赞同,同年7月,于宋都蒙门外订立弭兵之约。

22、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各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有14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

23、自弭兵之会,中原诸侯各自相安无事

24、前579年,晋楚第一次弭兵,?至居功至伟。

25、此次弭兵之会是春秋历史的转折点。

26、弭兵大会体现了赵武偃武修文的政策,对制止和平息春秋时期的“多不义之战”发挥了积极作

27、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

28、圣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

29、《?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轾?仰,其?足以相御。

30、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

31、仲亨说兵以弭兵,战以止战。

32、公元前547年,也就是向戎弭兵,豪门之会的前一年。

33、弭兵之盟”是周灵王时期中国发生的一件最大事情。

34、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35、自是南北交好弭兵,民得休息矣。

36、华元内主国政,外主征战,主持弭兵之盟,功勋日著。

37、晋平公掂量再三,最后同意参加“弭兵结盟”大会。

38、所以,向戌提出弭兵建议,晋国首先响应。

image.png

39、混沌之战,弭兵。

image.png

40、3月12日,在对抗北伐前线,与张学良联名发表首倡弭兵的《张韩对时局通电》。曾发行过《SG WANNABE+》、《The 3rd Masterpiece》等多张韩文专辑,并且还发行过日文专辑《Rainbow》。

41、《鸡冠》诗:“弭兵日观战,亦是自贻咎。史称‘向戌弭兵’。

42、此次弭兵大会共邀二十余国参加,使晋、楚藉以平分霸权。

43、弭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

44、辞官回乡时还以“弭兵省财,古今上策”为言。

45、郑人照此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46、弭兵会盟”也就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47、至此,弭兵之盟才算圆满完成。

48、前579年,晋楚第一次弭兵,这是?至的功勋。

49、为晋楚弭兵作出了巨大贡献。

50、郑简公照此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51、弭兵会上,和上次一样,杀气腾腾。

52、又奔走于晋、楚之间,再次请求弭兵。

53、此次弭兵大会共邀二十余诸侯国参加,使晋、楚藉以平分霸权。

54、吴国无意于弭兵绝不是路途遥远

55、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

56、第七十回:“先臣赵武,误从弭兵之约,与楚通好。

57、人们期盼埃厄两国尽早罢战弭兵,握手言和

58、晋、楚第一次弭兵之盟非常不稳定。

59、康王十四年,代表楚国参加十四国弭兵之会。

60、《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晋、楚在宋召开弭兵大会,邾、滕等国为摆脱向晋、楚双方纳贡的负担,即甘心降黜,不以诸侯身份参加盟会,而私属于齐、宋。

61、主持晋楚弭兵大会,是赵武平生所参加的一次重大政治外交活动。

62、弭兵说的兴起,是近代西方和平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回响,也是世界主义思想传统在晚清知识界延续的象征。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